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36篇
  免费   4857篇
  国内免费   4330篇
耳鼻咽喉   481篇
儿科学   348篇
妇产科学   384篇
基础医学   5252篇
口腔科学   1362篇
临床医学   7427篇
内科学   4534篇
皮肤病学   366篇
神经病学   1497篇
特种医学   2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3957篇
综合类   19722篇
预防医学   9866篇
眼科学   765篇
药学   9189篇
  65篇
中国医学   7826篇
肿瘤学   1361篇
  2024年   742篇
  2023年   2512篇
  2022年   1896篇
  2021年   1900篇
  2020年   1756篇
  2019年   1664篇
  2018年   1046篇
  2017年   1381篇
  2016年   1711篇
  2015年   2057篇
  2014年   3089篇
  2013年   3073篇
  2012年   4168篇
  2011年   4524篇
  2010年   3954篇
  2009年   4131篇
  2008年   6048篇
  2007年   4606篇
  2006年   4075篇
  2005年   4515篇
  2004年   2976篇
  2003年   2652篇
  2002年   1939篇
  2001年   1657篇
  2000年   1408篇
  1999年   1184篇
  1998年   994篇
  1997年   904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667篇
  1994年   563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97篇
  1991年   360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332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甘油酯(2-AG)水平改变对VPA鼠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VPA诱导ASD模型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鼠分为CON组、VPA组、JZL184急性干预组:VPA+40 mg/kg JZL184组(VPA+40AJ)、JZL184慢性干预组:VPA+1 mg/kg JZL184组(VPA+1RJ)、VPA+3 mg/kg JZL184组(VPA+3RJ)和VPA+10 mg/kg JZL184组(VPA+10RJ)。检测各组大鼠的孤独症样行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内源性大麻素(eCB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CB系统相关受体及代谢酶表达水平。结果 VPA组2-AG、AEA水平显著低于CON组(P<0.05),JZL184 干预后,VPA+3RJ 组和 VPA+10RJ 组 2-AG 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ON组相比,VPA组埋珠数量、自梳时间及自发活动明显增多,同时社交能力指数和社交偏好指数降低(P<0.05);JZL184干预后,VPA+40AJ组的埋珠个数、自梳时间、自发活动均减少,社交能力指数和社交偏好指数明显增加;VPA+1RJ组的自梳时间减少;VPA+3RJ组的埋珠个数、自梳时间、自发活动均减少,社交偏好指数明显提高;VPA+10RJ组埋珠个数和自梳时间减少,社交偏好指数明显增加(P<0.05)。VPA组海马组织中CB1R、DAGL、MAGLFAAH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ON组(P<0.05)。JZL184干预后,VPA+3RJ组 DAGL和MAGL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VPA+10RJ组MAGL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 低eCBs信号与VPA鼠孤独症样行为有关,升高2-AG水平可以改善ASD模型鼠的重复刻板行为、活动过度和社交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改善AD小鼠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及保护突触结构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4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地黄饮子(2.5 g·kg-1)组,每组20只;40只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地黄饮子(2.5 g·kg-1)组,每组20只。正常+地黄饮子组和模型+地黄饮子组给予地黄饮子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150 d。采用小鼠避暗箱实验和Y迷宫自由交替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液质联用质谱仪(LC-MS)测定样品中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含量;长时程增强(LTP)实验检测脑组织的突触可塑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AAT2),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及突触素(SYN)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评估EAAT2的定位及表达;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避暗箱实验中停留...  相似文献   
993.
山药配方颗粒由山药饮片经水煎煮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具有调剂简单、使用方便、免煎易服等优势。然而,因山药富含淀粉与黏液质类成分,其提取物粉末与配方颗粒溶化性差,在5 min内难以完全溶化或分散,不溶物即使在水中静置24 h也难以完全溶散,影响了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患者的服药心理。因此,通过研究山药提取物及其配方颗粒的溶化过程与机制,发现山药特殊的化学组成、高温提取过程中淀粉的变性及其与蛋白质等物质的复合、喷雾干燥过程中“衣膜”的收缩形成等因素综合叠加,最终形成“衣膜”包覆淀粉粒的特殊微观结构,是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差的根本原因。基于课题组前期对粉体结构-性质-功能的研究,笔者提出采用粉体改性工艺改善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技术策略,并通过实验证明改性处理后的山药配方颗粒能在2 min内实现全部溶散,解决了该技术难题,可为其他类似品种的溶化性改善提供借鉴,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4.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失调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也缺乏特异性,建立符合CFS发病特点及内在机制的动物模型是对疾病开展研究的重要环节。现有CFS造模方法繁杂而不统一,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从免疫模型、应激模型及病证结合中医模型3个方面对模型的构建方法、成模标准、机制及临床吻合度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免疫模型注重从病理生理角度进行构建,操作简便且研究广泛,能较好地模拟CFS病理特征,展开病机研究,但实验可重复性一般。应激造模是目前包括CFS在内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常用造模方法,应激源种类广泛,可用于探究CFS的病因,但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与前述2种西医模型相比,病证结合中医模型将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吻合度高且实用价值大,但目前关于CFS的病证结合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模型种类少,故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简便高效的动物模型,为探究CFS病因、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思路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34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白及45批、天麻30批、玉竹30批、黄花白及29批)作为待测样品,使用PEN3型电子鼻采集样品嗅觉感官数据作为自变量X,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的鉴别结果,以及各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原始采购信息,获得辨识模型的标杆数据Y,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及K-最近邻(KNN)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45批白及与89批非白及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上述4种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二分类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01%、97.01%、98.51%和97.01%;在四分类辨识中,这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76%、89.55%、98.51%和97.01%。二分类和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最高正判率均可达到98.51%,且均以LS-SVM算法为最优,最优核函数分别选择径向基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最优模型判别结果良好,没有未分类样...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肺结核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确立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有45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2和0.859;两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40~0.379和0.107~0.665,P均<0.01。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院内外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结果,确立终版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73项。结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及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健康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机制,为医疗和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与城镇化水平有关。城镇化水平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低于第二个门槛值,人口老龄化显著地减少了医疗卫生支出;当城镇化水平高于第二个门槛值,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机制发生改变,显著地增加了医疗卫生支出。因此,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增进老年人口的社会福祉是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8 h和CO浓度与居民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石家庄市2013—2016年每日死亡人数、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对死亡的影响,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大气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0.46%(0.02%,0.90%)和0.75%(0.07%,1.42%);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1.00%(0.26%,1.74%)和1.30%(0.16%,2.44%);O3-8 h和CO对死亡风险存在正向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表明,SO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O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明显高于(0~64)岁人群,但两者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中SO2和NO2污染较为严重,其浓度的升高会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建议政府和民众在防护颗粒物污染的同时,也要关注气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加强对女性的防护。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云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云南省布病病情。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云南省统计局2008-2018年云南省布病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并以灰色GM(1,1)模型进行建模,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结果2008-2018年云南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216例,年均发病率为0.237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χ2趋势=843.34,P<0.01)。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9.41%(844/1216)。病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州市分别为红河州(289例)、曲靖市(264例)、昆明市(258例)、大理州(160例)、玉溪市(134例),占总病例数的90.87%(1105/121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9.03%(961/1216)。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6/10万和0.4817/10万。结论云南省布病发病较以往上升,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防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价,逐步完善云南省布病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无锡市梁溪区2012—2019年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2—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2型糖尿病病例数据,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价发病变化趋势,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2020—2022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2—2019年梁溪区2型糖尿病年均粗发病率为157.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103.32/10万,粗发病率由103.99/10万上升至205.97/10万,APC为8.78%(P<0.01);标化发病率由72.64/10万上升至132.43/10万,APC为7.76%(P<0.01),历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 <0.01)。全人群各年龄段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 <0.01),其中<40岁组上升趋势较快(APC=14.39%,P<0.01);GM(1,1)预测模型C=0.238,P=1.000,预测精度较好,2020—2022年发病率依然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梁溪区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风险高于女性,低年龄段发病率快速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