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9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564篇
耳鼻咽喉   160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948篇
口腔科学   476篇
临床医学   2381篇
内科学   886篇
皮肤病学   297篇
神经病学   1205篇
特种医学   7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46篇
综合类   5359篇
预防医学   811篇
眼科学   2114篇
药学   1875篇
  26篇
中国医学   1014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1026篇
  2011年   1100篇
  2010年   1097篇
  2009年   1033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1054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1038篇
  2004年   829篇
  2003年   878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涎腺疾病     
水通道蛋白-1,5在干燥综合征小鼠下颌下腺中的表达;:17β-雌二醇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Mc3黏附、侵袭和移动力的影响;治疗角结膜干燥症自体颌下腺移植的血管处理;雌二醇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作用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对SD大鼠原代颌下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崔洪泉  周品山 《山东医药》2003,43(23):71-72
自1990年以来,我院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患儿60例,我们对其中25例并发小脑幕切迹疝且经CT证实以硬脑膜下出血为主者,及时行硬脑膜下穿刺减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并发症23例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内翻畸形患者126人,21人发生手术并发症,男4例,女17例;年龄48~64岁,平均61岁。术前拍摄站立膝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股骨一胫骨角,计算截骨角度,采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矫正膝内翻畸形。[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共21名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23例次.发生率为16.7%。其中发生胫骨骨折4例,腓总神经麻痹3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膝内翻复发病例6例,内固定失败4例(其中2例合并膝内翻复发),感染1例。[结论] 降低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并发症需要术者熟悉局部解剖和精确的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及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84.
可变性红斑角皮病(EKV)已被证实分别与编码连接蛋白(Cx)31和Cx30.3的GJB3和GJB4基因突变有关。由Cx蛋白组成的缝隙连接为胞内通道,它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代谢和电生理功能的同步应答机制。在皮肤中,Cx31和Cx30.3在表皮颗粒层中表达,据说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晚期分化。对5个EKV家系和3例散发病例进行GJB3和GJB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突变分析揭示仅3例先证者存在疾病相关的Cx31和Cx30.3突变,其中2例是新突变,1例是频发突变。这些基因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斑角化性疾病的异质性本质,即并非所有临床诊断为EKV的个体均携带Cx31和Cx30.3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85.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前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外侧扩展至小脑表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而传统的方法常将位于小脑延髓外侧池的Ⅸ、Ⅹ、Ⅺ颅神经亦并入桥小脑角池讨论[1]。此区的重要性在于集中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若出现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便会逐渐损害上述组织而产生桥小脑角区综合征。桥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肿瘤,多为良性,最…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CDR2)mRNA在癫痫(EP)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EP患者分成耐药(40例)和非耐药(8例)两组,用基因芯片扫描和FQ-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CDR2基因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扫描提示CDR2 mRNA在EP患者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结果与基因芯片扫描一致。结论EP患者脑组织中有CDR2 mRNA表达,由于其表达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因而检测CDR2 mRNA在血或CSF中的表达产物有可能成为诊断EP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18岁。以头晕3年,加重并行走不稳1个月,于2004年4月29日住院。查体:体表皮肤无咖啡斑,双眼底见视乳头水肿,有小脑性共济失调,Romberg征阳性,余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CT平扫见小脑蚓部一大的类圆形低密度占位。MRI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类圆形、边界清楚、似有包膜。T1W1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混合密度,第三脑室、侧脑室扩大。术前诊断:髓母细胞瘤并脑积水。行枕下正中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暴露小脑半球和扰大池并打开扰大池蛛网膜即见肿瘤,有包膜,血供少,部分呈囊性,完整切除。术中见肿瘤与硬脑膜、周围小脑、脑干、颅神经均无关。病理结果:Schwann细胞瘤。镜下见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形成AntoniA,网状细胞稀疏分布形成Antoni B.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MB)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观察有无MB,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MB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MB,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MB患者CAG发现42例44段MB,其长度、厚度与CT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64层CT对MB和壁冠状动脉清晰显示,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9.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 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90.
李放  丁红梅 《四川医学》2003,24(9):949-949
患者 ,女性 ,2 1岁。因停经 6 +月 ,腹痛 2d ,加重半天于 2 0 0 0年 3月 2 5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痛经史7+年 ,末次月经 1999年 11月 15日 ,曾到我院门诊查尿妊娠试验阳性 ,诊断早孕。停经 4 +月感胎动 ,无异常阴道流血及腹痛。 2d前出现下腹部持续性胀痛 ,以右下腹为重 ,感肛门坠胀不适 ,无畏寒、发热 ,无恶心、呕吐及放射痛。在当地医院按急性阑尾炎抗炎治疗 ,无效。半天前腹痛及肛门坠胀感加重 ,头昏 ,眼花 ,乏力且昏倒 1次。急送入我院。查体 :心率 110次 /min ,呼吸 2 4次 /min ,血压 8/6kPa。重度贫血貌 ,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