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71篇
  免费   2936篇
  国内免费   743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429篇
妇产科学   319篇
基础医学   2073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23295篇
内科学   3594篇
皮肤病学   270篇
神经病学   1399篇
特种医学   10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312篇
综合类   28736篇
预防医学   16483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16386篇
  276篇
中国医学   5964篇
肿瘤学   648篇
  2024年   525篇
  2023年   2182篇
  2022年   1862篇
  2021年   2685篇
  2020年   3391篇
  2019年   3723篇
  2018年   1575篇
  2017年   4411篇
  2016年   4549篇
  2015年   5129篇
  2014年   10177篇
  2013年   8830篇
  2012年   9610篇
  2011年   8707篇
  2010年   7321篇
  2009年   6027篇
  2008年   5882篇
  2007年   4473篇
  2006年   3251篇
  2005年   3047篇
  2004年   2067篇
  2003年   1484篇
  2002年   932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价行政干预和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参与,以及提高肺结核病例转诊率和发现的效果。方法 在湖南省三个市辖38个县(区),采取一系列卫生行政干预措施,开展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参与,分析通过肺结核病例的转诊和追踪后肺结核病例发现的变化以及对全省肺结核病例发现效果的影响。结果 三市、38县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行政干预和参与率为100%,各县人民医院肺结核病例转诊工作参与率100%,其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结核病例转诊工作参与单位数,由项目实施前的230个增加到780个;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例转诊率为90.6%,总到位率为85.8%;新涂阳患者发现数为10596例,比项目实施前一年增加了113.8%;在新涂阳病例总数中,由医疗机构转诊发现病例数为4546例,占40.7%;项目期间新涂阳病例发现数占全省同期新涂阳病例发现数的42.6%。结论 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和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和参与,提高结核病例的转诊和到位,有效地提高肺结核病例发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应用平衡膳食指导手册在样本人群中进行营养干预和宣传教育,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评估。方法应用膳食质量快速评价表进行膳食质量快速评价,应用平衡膳食指导手册进行结果反馈、营养宣传教育和干预指导,分别应用自填问卷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对平衡膳食指导手册进行研究对象和调查员评估。结果对414名研究对象所提的18条建议中,第1位的为“增加谷类食物品种”,建议率为95.9%;参加研究对象评估的380人中,96.6%表示可以接受这种膳食指导形式,82.4%表示在今后生活中能按照平衡膳食指导手册来调整膳食;调查员评估认为,使用平衡膳食指导手册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既能够让研究对象了解自身膳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对研究对象的食物摄入中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结论平衡膳食指导手册是进行营养干预和宣传教育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3.
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病率较高的河南省某县婚龄妇女及孕妇、产妇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实行多种干预措施后的效果及科学、简单、经济的阻断HIV经母婴传播的评价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该县婚龄妇女及孕产妇进行连续4年HIV的监测,采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提供咨询、暂缓结婚、自愿终止妊娠、母婴抗病毒药物服用);并对HIV阳性人群进行描述性研究.对HIV感染产妇所分娩的婴儿分别进行0、9和18个月时随访与检测;初步对产妇和婴儿的药物阻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年来,共对婚龄妇女13693人、孕妇32155人、产妇11367人进行HIV抗体检测;其中确认HIV阳性的婚龄妇女39人、孕妇112人、产妇81人;81名产妇所分娩的婴儿85人中,19名满18月龄婴儿HIV抗体检测阴性,其余仍在随访中.结论采用多种阻断艾滋病经母婴途径传播的干预模式,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94.
董琳  唐毅  汪勤  王玲玲  张蕤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1024-1024
出生缺陷是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出生缺陷重在预防干预,通过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生殖健康、遗传咨询、产前检查以及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转变就医行为,主动参与产前保健和疾病筛查。为探讨干预实施教育效果,对“建立城市化初期居民出生缺陷干预宣教模式”项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生志愿者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大学生志愿者面对面访谈式干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有效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参与特殊人群公共卫生干预的策略及措施。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市不同专业类别高校学生经培训作为干预者、调查员,利用寒假期间,由其对本人所在地返乡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面对面访谈形式的宣教。被干预者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设计好的统一问卷。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提高(P〈0.05)。面对面访谈模式健康教育的接受率由干预前的34.7%上升为干预后的66.2%(P〈0.05)。88.9%的干预对象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传播给他人。结论 大学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资源,由其对外出务工者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面对面访谈式干预有较强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且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索“非专门机构化”模式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中实现的途径。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选取三个区的10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由社区精防康复专业人员实施一年的家庭干预,并与98例患者作对照研究。采用WHO编制的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及患者疾病转归调查表(自编)评定效果。结果:经测评,干预组社会功能(生活能力、家庭职能、工作职能、社交能力)的康复较一年前显著提高(P<0.001);病情不稳定/恶化及疾病复发的情况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家庭干预效果理想,能有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值得探索、普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7.
产妇及家属对产后抑郁症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产妇和家属对产后抑郁症的知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和儿童的影响,我们于2004年7~8月份对居住在市区和近郊区的562名产妇及541名家属进行了产后抑郁症知晓情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4年7~8月份对居住在市区和近郊区的562名产妇及541名家属(产后访视时产妇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1·2方法。保健医生在产后1个月访视时,通过询问的方式对产妇、家属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1·3内容。是否知道产后抑郁症,得知途径;对产妇和儿童是否有影响;当产妇出现郁闷、焦虑、烦躁、睡眠不良、情绪低落、思维混乱等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干预与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MAS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改善通气及供氧,尽早呼吸支持治疗。结果:轻度MAS无1例死亡,中、重度死亡6例,病死率为8.0%。结论:随着MAS病情加重病死率明显增高;胎儿娩出后及时彻底清除口咽、声门下及气管内的胎粪,可减少或减轻MAS的发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新生儿科与产科应加强合作,放宽机械通气指征是重症MAS呼吸机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医院建立围产儿死亡监测网、执行围产儿死亡报告、讨论、评审制度。对1999年9月~2004年2月在本院死亡经评审认为是可以避免或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围产儿7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围产儿中,死胎55例,7 d内死亡新生儿15例。造成死胎原因以脐带因素为首位,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早产低体重。有15例死胎孕妇从未做过孕期检查。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和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深圳市宝安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方法。方法:选自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1日~2005年9月30日对广东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点之一的深圳市宝安区8个镇和2个城区2年来所发生的孕产妇死亡共30例进行个案调查核实,对监测点所发生的孕产妇死亡接报后实行三级(镇、区、市)实地调查、核实,通过三级评审明确死因、性质,按规定逐级上报的方法。结果:2年来该地区同期活产数58671例,孕产妇死亡共30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51·13/10万,其中流动人口死亡共29例,死亡率49·42/10万,暂住人口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19·18/10万,常住人口死亡数为零。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9例,羊水栓塞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肺炎3例,心脏病1例,产褥感染1例,胃癌晚期1例,主动脉夹层瘤破裂1例,猝死1例。结论:制定出有效干预措施防止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