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36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工作记忆与运动功能和高考成绩的关系,并比较男女间的差异。方法测试了男48例,女44例大学生的数字广度、空间广度、多图形空间广度和左右手运动速度,结合高考成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男女三种工作记忆广度测试成绩(数字广度9.15±1.20,9.14±1.34;空间广度9.16±2.13,8.65±1.55;多图形空间广度7.25±1.33;6.93±1.43)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多图形空间广度成绩与数字广度成绩呈正相关,与右手运动成绩呈正相关。女性多图形空间广度成绩与空间广度成绩呈正相关,与数字广度成绩呈正相关,与左指运动成绩呈正相关。结论男女处理复杂工作记忆任务的方式有差异;复杂的工作记忆任务比简单的任务更能反映大脑的综合功能,与行为结果的关系也更密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高原(海拔约2 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完全SD条件下,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对15名被试(高原7名,平原8名)进行间隔为6h的8次工作记忆测验.此测验的任务包括两种:一为字母内容匹配任务,一为字母位置匹配任务.结果①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高原与平原相比,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高原和平原环境下,SD各时间点的工作记忆测量值同基础值相比,除时间点2(第1天下午)、时间点3(第1天晚上)以外,其余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③在高原环境下,时间点5(第2天早上)两项工作记忆任务测验成绩同时间点4(第1天夜间)相比均未呈现升高趋势,字母内容匹配任务测验成绩表现尤为明显,与平原不一.结论中等海拔高度(2 100~3 0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情况下,45h完全SD对机体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平原大致相似.SD超过20h,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基础值.  相似文献   
103.
王佳  蒋正言  郑磊磊  于恩彦 《浙江医学》2006,28(8):613-615,618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在工作记忆时脑电图相干性变化,验证MCI存在皮质联络障碍的假说。方法 对13例MCI患者(MCI组)和13例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相互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脑电图检查,包括安静状态和3种难度逐次增加的工作记忆状态(WM)。计算各状态额叶、中央、顶叶、颞叶和枕叶位点半球间相干系数及各状态左、右额-中央、中央-顶、顶-枕、颞-中央、颞-顶各半球内相干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MCI组在安静状态及工作记忆状态各频段半球间及半球内相干值比对照组高。WMI状态下各位点半球间及半球内相干值均显著小于安静状态及WM2、WM3状态。在任一频段,MCI组及对照组额-中央,中央-顶,顶-枕的相干值显著高于颞-中央及颞-顶的相干值。结论 MCI患者在工作记忆状态时存在代偿机制;MCI患者颞叶与其他脑区域之间存在联系障碍,并且这种障碍在正常衰老过程中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04.
工作记忆测量脑力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①介绍一种采用工作记忆评定脑力疲劳的方法 ;②用该方法对连续 6 3h完全睡眠剥夺 (sleepdepri vation ,SD)所诱发的脑力疲劳程度进行全时程测评。方法 :8名 2 1~ 2 6岁的健康男性青年 ,在完全SD下 ,采用此方法每隔 6h进行 1次脑力疲劳评定。该测验包括两类任务 :字母内容匹配任务和字母位置匹配任务 ,每类任务又根据工作记忆负荷的大小分别设定低、中、高三种难度。结果 :两类任务三种难度水平上 ,脑力疲劳的测验得分随SD时间延长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在SD16h以内 ,6项测验的成绩同基础值相比均未达显著性水平 ;但在 2 0h以后测验成绩显著下降 (P <0 .0 1) ;其后稍有恢复 ,4 8h后继续下降 ;最后 1次测验 (SD6 3h) ,成绩又有所恢复 ,但成绩依然显著低于基础值 (P <0 .0 1)。结论 :①本测验是一种敏感的脑力疲劳评定方法 ;②在 6 3h的完全SD过程中 ,脑力疲劳的发生不是一个纯粹被动的过程 ,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依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非侵入式临床神经调控手段被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其中经颅磁刺激技术能够无创地在大脑皮层中诱导出感应电场,从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其对认知功能的调控作用尤为显著。建立5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组和连续性θ节律刺激(cTBS)组大鼠模型,每组6只。记录大鼠在工作记忆任务过程中的局部场电位信号(LFPs)。之后,基于定向传递函数(DTF)分别构建θ和γ频段的局部场电位因果连接网络,并计算各组大鼠的DTF值、平均连接密度、全局效率等因果网络特征参数,结合各组行为学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经颅磁刺激对大鼠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于学会工作记忆行为学任务所需时间,rTMS组[(4.83±1.84) d]和iTBS组[(5.00±1.55) d]大鼠显著低于对照组[(7.83±2.40) d]和cTBS组[(9.33±2.07) d](P<0.05);各组间大鼠LFPs信号θ频段的DTF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rTMS组和iTBS组大鼠γ频段的DTF值等网络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TBS组大鼠(P<0.05)。rTMS刺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应用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来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并探讨使用哌醋甲酯1个月治疗前后AD/HD患者的脑部激活的改变情况。方法利用倒数n刺激模式(n-back)对7例AD/HD(注意缺陷为主型)和7名正常人进行blod-fMRI检查,对照研究AD/HD患者在工作记忆时涉及的各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AD/HD组治疗后的1-back任务较治疗前1-back任务在右额下回和右额中回激活明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AD/HD组在治疗后的2-back任务较治疗前2-back任务在左额下回和左顶叶后下部激活明显(P<0.05)。正常组的1-back任务与患者组治疗前的1-back任务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的2-back任务与患者组治疗前2-back任务比较在左额下回和左顶叶后下部激活明显(P<0.05)。结论AD/HD障碍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方面的缺陷,AD/HD患者的语义性工作记忆缺损可能与前额叶和顶叶的功能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07.
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工作记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觉图形工作记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的脑反应特征及其差异。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6~12岁102例ADHD儿童〔注意缺陷型(PI)59例,多动/冲动型(HI)20例,混合型(CT)23例〕和10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视觉图形工作记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测试。结果:①ADHD儿童视觉图形工作记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P<0.01)。②PI型、CT型ADHD儿童视觉图形工作记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PI型、CT型ADHD儿童在图形记忆正确数、相反顺序点圆数低于HI型ADHD儿童(P<0.05)。结论:不同亚型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视觉图形记忆、视觉空间记忆处理能力不足,执行功能损害,而且各亚型之间的损害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8.
数字工作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健康人脑处理数字工作记忆的神经基础。方法选取12名有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数字工作记忆任务,同时进行fMRI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记忆任务和对照任务交替进行,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当统计阈值概率设为P〈0.01时,任务所激活的脑区有额叶[布鲁德曼分区(Brodmannarea,BA)6/9/46]、顶叶(BA7/40)、双侧海马、双侧扣带回、丘脑、尾状核以及小脑,其中额叶的激活最为显著(P〈0.05),额叶和顶叶的激活都表现为左侧半球优势(P〈0.05)。结论左侧额叶在人脑数字工作记忆中起重要作用,其他皮层脑区及皮层下结构也共同参与完成数字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方法 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53例4~6岁儿童作为病例组,选择无语言和言语障碍、智力正常的同年龄组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数字广度测验及关联词组法对2组儿童分别进行工作记忆测试.结果 功能性构音障碍组数字顺背得分[(5.58±1.49)分]及数字倒背得分[(1.87±1.24)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6.30±1.15)分,(2.82±0.77)分,P<0.05];功能性构音障碍组言语记忆测验中有关联词得分[(4.17±2.06)分]及无关联词得分[(1.11±1.09)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90±1.26)分,(3.28 ±1.21)分],P<0.05.结论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工作记忆能力落后可能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入学后出现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