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42篇
  免费   1844篇
  国内免费   1286篇
耳鼻咽喉   378篇
儿科学   420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977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7685篇
内科学   7548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318篇
特种医学   24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5331篇
综合类   15823篇
预防医学   2324篇
眼科学   173篇
药学   5748篇
  114篇
中国医学   2802篇
肿瘤学   354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1089篇
  2022年   987篇
  2021年   1200篇
  2020年   1204篇
  2019年   1137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999篇
  2016年   1238篇
  2015年   1496篇
  2014年   2598篇
  2013年   2521篇
  2012年   3200篇
  2011年   3493篇
  2010年   3138篇
  2009年   3006篇
  2008年   3414篇
  2007年   3129篇
  2006年   2781篇
  2005年   2854篇
  2004年   2357篇
  2003年   2019篇
  2002年   1595篇
  2001年   1313篇
  2000年   1048篇
  1999年   824篇
  1998年   755篇
  1997年   685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388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探讨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对其进行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雄兔28只分为两组,实验组(n=20):以定位爆炸法建立尿道狭窄模型。一月后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并切除狭窄段尿道,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后置入人工合成生物可降解尿道内支架,置入术后2、4、8、12周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测。并在以上各时间点处死5只动物,取狭窄处尿道组织,观察组织学修复重建情况。对照组(n=8):于实验组爆炸处理后4周和支架置入12周,分别取对照组4只动物与实验组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所有动物爆炸后4周在尿道球部狭窄形成稳定狭窄模型(狭窄段长5~10 mm,尿道腔缩窄50%以上)。尿道内支架置入后2周,组织学观察见黏膜上皮新生迹象,并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上皮新生明显,炎性细胞消失;8周时出现尿道平滑肌细胞再生,12周时见损伤后尿道组织结构完全修复,与正常尿道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尿道镜检查证实尿道腔隙、黏膜形态结构无异于正常对照组。尿流动力学检测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成功建立的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证实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能作为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理想材料,具有损伤小,易操作,功能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
舌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舌黏膜补片法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舌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14例。尿道狭窄段3.5~14cm,平均6.2cm;术前耻骨上膀胱造瘘8例,余6例排尿均较为困难,最大尿流率2.5~5.5ml/s,平均3.8ml/s。结果:术后随访2~8个月,1例因伤口感染致尿道皮肤瘘,余患者均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增至22~51ml/s,平均29.6ml/s。结论:舌黏膜具有取材方便、对患者创伤小、抗感染力强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尿道替代物,尤其适合尿道狭窄段<6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 66 例、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测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的大小及厚度,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计算斑块积分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积分为轻中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血管多为轻中度狭窄.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青中年脑梗死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发生有极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4.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和冠脉造影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有创性冠脉造影检查,依据AHA17段分段法,评价所有有效节段,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显示阴性病例占7.1%(2例),单只病变占21.4%(6例),多支病变占71.4%(20例)。按节段分析,CT检出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94.6%,90.0和95.3%。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的冠脉造影检查对检出正常冠脉节段以及狭窄节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迫法修复冠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4例冠脉介入术后腹股沟搏动性肿块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实时超声定位及监测下直接压迫法修复股动脉破裂口。结果:3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成功,1例失败,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超声引导下压迫法结合绷带加压包扎是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心理压力增加,我国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吸烟人数剧增。这些危险因素的增加导致冠心病发病率也急剧上升。急性冠脉综合征已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影响其生活质量。通过回顾本院近四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治方案,我们发现早期使用立普妥可显著减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和生存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
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应用山东龙冠医疗有限公司后路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3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41岁,L3-L4为2例,L4-L5为19例,L5-S1为17例,其中侧方突出23例,中央型突出1  相似文献   
99.
测量颈椎管矢状径与横径之比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脊髓型发生率78%,常用的诊断方法是X线平片,主要判断是否椎管狭窄来确诊。以往的直接测量法易受摄片几何学误差影响。我们对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颈椎片测量C4~C6颈椎管矢径、横径及两者比值,探讨其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在30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方法12例尿道狭窄病人均采用腔内钬激光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尿道狭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失禁,无阳瘘及尿瘘。结论腔内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微创、出血量极少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