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8篇
  免费   1089篇
  国内免费   905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374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974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1984篇
内科学   1115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75篇
综合类   5110篇
预防医学   2556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5966篇
  20篇
中国医学   5287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678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1140篇
  2012年   1453篇
  2011年   1589篇
  2010年   1476篇
  2009年   1454篇
  2008年   1861篇
  2007年   1569篇
  2006年   1476篇
  2005年   1492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944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林丹花 《首都医药》2006,13(9):42-46
他出生于久负“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开平;幼时对自然界的“痴迷”始于方寸邮票;六年小学,五易校园却依然名列前茅;两次“化险为夷”,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止;50年来不断从微生物产物中找到抗肿瘤活性物质,推进抗肿瘤抗生素的研发;他提出抗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小型化、高效化以解决大分子蛋白难以进入实体性肿瘤的难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药学家与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  相似文献   
22.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表面活性物(PS)在呼吸道内衬液与吸入空气之间形成衬里层,降低肺泡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1959年Avery首先发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PS缺乏所引起。近年来发现,除NRDS外,很多疾病如:ARDS、肺炎、心源性肺水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都存在PS异常^[1]。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PS的生  相似文献   
23.
肛直肠抑制反射时门静脉血中P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直肠抑制反射(RAIR)时门静脉血中P物质(SP)的变化规律及外源性内脏神经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白鼠分为7组,其中6组先按去与不去直肠肛管外源性内脏神经支配而分为不去神经和去神经两大组,每组中又按Foley导管上气囊置入直肠腔中的位置分为2、4、6cm组;同时再设1个对照组,将Foley导管置入直肠腔中,但不注水扩张球囊。检测并比较在直肠腔内刺激后,各组门静脉血中的SP值及变化情况。结果去神经组中2、4cm组与不去神经组之间及对照组之间,门静脉血中SP值变化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去神经组中的6cm组与对照组及去神经组中2cm和4cm组之间SP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去神经组和不去神经组中的6cm组之间SP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腔内上部的刺激不引出RAIR可能与该部位的刺激使内括约肌兴奋性递质(SP)的释放有关;外源性内脏神经对RAIR中门静脉血的SP变化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11例超未成熟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护理提高超未成熟儿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发育。方法:对11例超未成熟儿在机械通气,抗感染等的基础上,做好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理使用和护理。结果:除1例死于肺出血,1例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9例全部成活。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理使用及正确护理,可以大大提高超未成熟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5.
《家庭护士》2006,(6S):21-21
对于肝病治疗,国外多采用外源性的免疫物质如干扰素等药物进行免疫干预,这类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肝脏带来了严重损伤。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代谢。西药较大的毒副作用,必然加重肝脏的负担,反而会损害肝脏。有的患者长期服用西药的抗病毒药物却造成肝功能越来越差、得不偿失的原因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26.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膜内注入透析液,腹膜一侧毛细血管内血浆和另一侧腹腔内透液借助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和超滤的原理。以清除机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所必要的物质。不断更换新鲜透析液反复透析。则可达到清除毒索,脱去多余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由于其操作简单一般情况下不需特殊设备可以在家中进行。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腹膜透析已成为肾脏替代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血液透析互为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27.
唐文 《保健医苑》2006,(9):24-25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运送养料(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废物(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减少时,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同时组织器官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衰老、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微循环也因具有这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相似文献   
28.
阿片类物质成瘾(依赖)的机理十分复杂。大脑中有关组织中蛋白质表达改变可能与阿片类物质依赖产生密切相关。海马是一个调节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脑组织,近年来研究表明它在阿片等毒品成瘾机理中也有重要作用。研究海马组织蛋白表达改变与阿片类物质成瘾的关系,对认识阿片类物质成瘾的机理和发现药物作用的靶标的重要意义。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我们观察到慢性吗啡处理能引起小鼠海马中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呼吸链中的NADH脱氢酶的辅基Fe-s蛋白,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中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和糖酵解关键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显著地降低。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分析表明编码这三个蛋白质表达的mRNA含量相应地降低。吗啡慢性处理小鼠海马组织中的ATP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小鼠海马组织中ATP水平,进一步证实慢性吗啡依赖小鼠海马中三个与能量代谢相关的酶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9.
黄酮类物质对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物质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人体内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依靠从蔬菜、水果、茶等食物中摄取,中医认为该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感染、抗炎症、净化血液、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为黄酮类物质的药源开发,以及在监床方面的应用,进行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实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2005年世界上市的新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斌  廖清江 《药学进展》2006,30(6):287-289
根据2006年Scrip(3136期21页)提供的信息及2005年Pharma Projects的相关资料,2005年全世界上市新活性物质(New Active Substance,NAS)28个,其中有20个为新化学物体(New Chemical Entities,NCEs),8个是疫苗或采用生物技术研发的新药。另有玻璃酸酶(Hyaluromidase)及其注射制剂为已上市并被我国及美国药典收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