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2篇
  免费   2641篇
  国内免费   866篇
耳鼻咽喉   229篇
儿科学   309篇
妇产科学   304篇
基础医学   1478篇
口腔科学   787篇
临床医学   2640篇
内科学   4017篇
皮肤病学   684篇
神经病学   984篇
特种医学   3059篇
外科学   2890篇
综合类   349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941篇
眼科学   251篇
药学   5049篇
  18篇
中国医学   774篇
肿瘤学   453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1174篇
  2020年   1172篇
  2019年   1306篇
  2018年   1307篇
  2017年   1085篇
  2016年   1141篇
  2015年   1177篇
  2014年   1988篇
  2013年   2545篇
  2012年   1890篇
  2011年   1934篇
  2010年   1525篇
  2009年   1560篇
  2008年   1478篇
  2007年   1467篇
  2006年   1283篇
  2005年   1133篇
  2004年   924篇
  2003年   844篇
  2002年   728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506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409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86篇
  1983年   157篇
  1982年   134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119篇
  1979年   117篇
  1978年   54篇
  1977年   39篇
  1976年   43篇
  197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在提升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凝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抗血栓药物说明书,制定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使用规范及评价标准,采取医嘱审核、全程药学监护、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路径管理等技术措施和绩效考核手段,对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药物进行综合干预。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8年1月到6月(干预前)的病例926份为未干预组, 2019年1月到6月(干预后)的病例1024份为干预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预防抗血栓药物使用时机、疗程、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评估此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根据Caprini模型评估所评2分、3~4分、≥5分的患者,采取药物预防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1.7%、51.0%、59.6%上升到干预后的76.2%、92.2%、95.5%;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包括:给药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用药禁忌症,其不合理比例由干预前的39.0%、32.1%、46.0%、32.1%、23.8%下降至干预后的4.3%、4.8%、6.1%、2.2%、1.8%;总体预防抗凝药物不合理使用比例由干预前的55.4%减少到干预后的12.0%,以上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骨科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骨科预防抗血栓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的肾癌及膀胱癌原位癌模型,并运用于抗癌药效评价工作。方法将人肾癌肿瘤组织块穿刺接种到肾实质组织中,建立肾癌原位肿瘤模型;用留置针机械摩擦损伤膀胱黏膜,人膀胱癌细胞悬液暴露法建立膀胱癌原位肿瘤模型。通过小动物B超和荷瘤组织的HE染色确定模型建立的可靠性,并采用该模型对硝羟喹啉( nitroxoline,NTX)的体内抗肿瘤药效进行初步药效评价。结果术后2周通过B超可见肿瘤发生;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肾癌原位模型肿瘤呈现浸润性生长,膀胱癌模型可见明显突向膀胱腔的癌组织团块。 NTX体内药效评价中,60 mg/kg NTX对肾癌原位肿瘤抑制率为57.5%,30 mg/kg NTX对膀胱癌原位肿瘤抑制率为48.8%。结论利用上述方法建立的肾癌及膀胱癌原位肿瘤模型简单、实用,是评价治疗肾癌和膀胱癌抗癌药物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93.

Objectives:

To test the dose-reducing capabilities of a novel thyroid protection device and a recently introduced cranial collimator to be used in orthodontic lateral cephalography.

Methods:

Cephalographic thyroid protector (CTP) was designed to shield the thyroid while leaving the cervical vertebrae depicted. Using a RANDO® head phantom (The Phantom Laboratory, Salem, NY) equipped with dosemeters and a Proline XC (Planmeca, Helsinki, Finland) cephalograph, lateral cephalograms were taken, and the effective dose (ED) was calculated for four protocols: (1) without shielding; (2) with CTP; (3) with CTP and anatomical cranial collimator (ACC); and (4) with a thyroid collar (TC).

Results:

The ED for the respective protocols was (1) 8.51; (2) 5.39; (3) 3.50; and (4) 4.97 µSv. The organ dose for the thyroid was reduced from 30.17 to 4.50 µSv in Protocols 2 and 3 and to 3.33 µSv in Protocol 4.

Conclusions:

The use of just the CTP (Protocol 2) resulted in a 36.8% reduction of the ED of a lateral cephalogram. This was comparable to the classical TC (Protocol 4). A 58.8% reduction of the ED was obtained when combining CTP and ACC (Protocol 3). The dose to the radiosensitive thyroid gland was reduced by 85% in Protocols 2 and 3 and by 89% in Protocol 4.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统计血管造影受检者每次检查所受辐射剂量值及影响辐射剂量的相关因素,为分析、评估放射诊疗风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107例受检者检查时在线记录的全部辐射剂量值及其与剂量相关的技术参数值,按照检查区域头部、腹部和心脏进行分类,统计每例受检者的总透视时间、透视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透视累积皮肤入射剂量(ESD),计算透视剂量率;统计每例受检者的造影曝光次数、造影曝光时间、采集帧频率,以及造影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和造影累积皮肤入射剂量;统计每例受检者的透视加造影的总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和总累积皮肤入射剂量。对所有数据分门别类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介入,ESD为(22 285.5±18 682.7)μGy·m2,DAP为(2 942.1±2 557.3)mGy;头部血管造影DAP为(25 929.6±8 302.7)μGy ·m2,DAP为(1 288.8±682.3)mGy;腹部血管造影,DAP为(12 129.7±10 646.1)μGy·m2,ESD为(730.1±584.7)mGy。结论 血管造影受检者所受总累积剂量,冠状动脉造影相对最高,其次是头部血管造影,腹部血管造影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江苏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职业性照射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省内1950—1980年间在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医用X射线工作者为放射组;同一医院同时期未从事过放射工作的内科、五官科、儿科等医务人员为对照组形成调查队列。计算该随访队列1950—2011年累计观察人年数,并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各种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结果 本次队列共完成随访7 703人,其中放射组3 961人,对照组3 742人,总体观察人年数为315 309人年,失访率为6.92%(533/7 703)。1950—2011年期间肿瘤患者共计819人(恶性肿瘤771人),放射组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体癌和全部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1(95%CI:1.11~1.55)和1.33(95%CI:1.13~1.57)。其中放射组罹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明显提高(RR=1.45,95%CI:1.00~2.09)。结论 江苏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罹患肺癌、实体癌以及全癌的相对危险度明显提高,可能与其长期接受慢性小剂量职业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摄影中最佳剂量比的设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90例行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摄影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以6、7、8倍的剂量比组进行DTS检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比设定下所得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3组的表面吸收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6±1.89)mGy、(18.41±11.71)dGy ·cm2、3.03±0.24]、[(5.24±2.76)mGy、(26.99±13.34)dGy ·cm2)、3.60±0.11]、[(6.39±1.75)mGy、(36.96±22.49)dGy ·cm2、3.64±0.0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9.45、139.26, P<0.05),通过3组间两两比较,ESD值和DAP值均是6倍剂量比组<7倍剂量比组<8倍剂量比组.6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其他两组,7倍剂量比组和8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比是决定DTS检查辐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髋关节DTS检查的剂量比设置为7时,可实现低曝光剂量和高图像质量的平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单纯膝关节镜手术与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PV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武汉市中心医院及北京军区总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膝关节DPVNS患者,平均病程为35.6个月(4~121个月)。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手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联合治疗)组16例,单纯手术组14例。联合治疗组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术后局部放射治疗,总剂量40 Gy,每次2 Gy。所有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8.7个月(12~7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 联合治疗组优良率(14/16)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11/14)(χ2=9.87,P<0.05),且复发率(1/16)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3/14)(χ2=1.83,P<0.05),治疗后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χ2=15.00、15.78,P<0.05)。放疗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肢体浮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联合治疗组患者均能较好地耐受。结论 关节镜术后放疗治疗膝关节DPVN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有效剂量表征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强度。方法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进行分类,并测量计算所受放射性药物的辐射剂量,受检者所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辐射剂量,通过CT扫描参数和受检者信息等计算得到,上述两者相加换算得到受检者检查所受的有效剂量,并分析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受检者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成像(PET-CT)检查受到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18F-氟代胸苷(18F-FLT)、11C-胆碱(11C-choline)、11C-蛋氨酸(11C-MET)和11C-乙酸盐(11C-Ac)辐射所致有效剂量分别为(5.06±0.73)、(4.74±1.29)、(1.71±0.05)、(3.18±0.69)和(1.08±0.19)mSv;CT常规扫描辐射有效剂量为(8.80±0.58)mSv,若增加诊断CT扫描,接受的有效剂量可增大至27 mSv;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ECT)检查受到单光子放射性药物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Tcm-MAA)、99Tc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和99Tcm-焦磷酸盐(99Tcm-PYP)辐照所致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63±0.01)、(1.71±0.01)、(1.18±0.01)、(7.19±0.03)和(4.18±0.01)mSv。结论 核医学检查受检者受到放射性药物辐射的有效剂量在1.08~7.19 mSv之间,PET-CT检查中CT所致有效剂量是8.80 mSv。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索腹盆腔放疗照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与肠源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模拟腹盆腔放疗照射BALB/c小鼠,2.0 Gy/d,连续照射5 d/周,分别于照射3周、5周和6周后停照1周的时间点收集回肠组织及其内容物样本。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抗菌肽和促炎性因子的表达;用PCR检测细菌在小鼠体内的移位情况;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分析肠道微生态的特征。结果 腹盆腔照射诱发了肠道潘氏细胞隐窝素-1和-4表达紊乱,照射3周或照射6周后停照1周,小鼠回肠隐窝素-1和-4均呈现显著性降低(t=-7.43、-3.54、-4.72、-4.27,P<0.05);而照射5周小鼠回肠隐窝素-1和-4表达明显升高(t=6.15、5.75,P<0.05)。放疗模拟照射3和5周时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显著降低(t=-3.49、-4.19、-3.44、-4.97,P<0.05),呈现以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减少,大肠杆菌和弗氏志贺氏菌等条件致病菌增多为特征的微生态失调。受照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血液中的细菌DNA阳性率明显增高。照射3和5周后回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显著性高表达(t=4.85、6.16、7.71、4.60、4.86、5.97,P<0.05);照射6周后停照1周时,肠道促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有所回落,但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仍显著性高表达(t=3.67、5.88,P<0.05)。结论 腹盆腔放疗可诱发肠道抗菌肽表达紊乱,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而导致肠源性细菌移位及感染性炎症的发生。微生态可能成为减轻放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有效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伽玛刀不同剂量照射大鼠三叉神经(感觉根)后对照射范围内三叉神经组织的损伤以及对周围临近脑干组织和脑桥的影响,为优化伽玛刀照射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分别以不同照射剂量(20、40、80、160 Gy)照射三叉神经,观察照射后1周、2周、4周大鼠行为学变化,取全脑组织进行HE、Nissl、MAPLC3B、53BP1、XRCC1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自噬以及DNA损伤和修复等变化。结果 所有剂量组照射大鼠均存活。20和40 Gy组均无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80和160 Gy组均出现了照射部位毛发脱落;HE、Nissle、LC3B、53BP1及XRCC1染色发现,受照部位组织在80和160 Gy照射后,可见神经元细胞固缩、膨胀,神经元细胞发生自噬以及DNA损伤明显,160 Gy组DNA损伤明显加重。40 Gy照射后,神经元发生DNA损伤修复的程度较其他剂量增高。结论 伽玛刀照射三叉神经根对神经元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