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活动性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胃三联(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6、8w症状改善情况、治疗8w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2、4、6、8w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2例老年难治性GERD患者分为雷贝拉唑组+莫沙必利(LM)组和莫沙必利组(M)组。LM给予雷贝拉唑(波利特,卫材)10mg口服,2次,d和莫沙必利(新络纳片,康宏)5mg口服,3次,d;M组给予莫沙必利(新络纳片,康宏)5mg,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实验前后均行阻抗一pH监测了解反流物性质和反流次数。结果经治疗后,LM组总有效率高于M组(62.5%vs25.O%,P=O.033),2组患者总反流次数均减少(P〈O.001)。LM组弱酸反流与治疗前比较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非酸反流的次数减少(P=0.002);M组患者的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次数经治疗后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酸反流的次数却增多,差异同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LM组和M组患者的液体反流、液气混合反流的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减少(P=0.016,P=0.002;P=0.045,P=0.001),气体反流减少(P〈0.001)。结论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能改善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反流总次数和气体反流次数的减少可能在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改善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体外释放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释放度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释放量测定,采用SPSS13.0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四批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45min的释放量均超过标示量70%,不同药厂或同一药厂不同批次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体外释放度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申学东 《河北医学》2012,18(1):47-4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93.24%;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X2 =4.61,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安全,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potent acid inhibition is effective in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refractory to standard rabeprazole (RPZ) treatment. METHODS:We treated 10 Japanese patients with NERD resistant to standard dosages of RPZ:10 mg or 20 mg od,20 mg bid,or 10 mg qid for 14 d. All patients completed a frequency scale for symptom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frequency scale for the symptoms of GERD (FSSG); and underwent 24 h pH monitoring on day 14. RESULTS:With increased dos...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案,评价含铋剂的H.pylori根除方案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12月符合H.pylori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0.4+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治疗34例和雷贝拉唑10 mg+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治疗32例,均为2次/d×7 d,之后治疗组予以枸橼酸铋雷尼替丁0.4,2次/d,对照组雷贝拉唑10 mg,2次/d,巩固治疗35 d。系统治疗完成后6~8周复查胃镜及14C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治疗组痊愈20/34(58.8%),有效9/34(26.5%),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痊愈18/32(56.3%),有效8/32(25.0%),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铋剂的根除H.pylori方案与雷贝拉唑加克拉霉素、甲硝唑2种抗生素的根除方案治疗H.pylori感染相关溃疡总有效率相近,但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比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A(n=72)、B(n=68)和C组(n=62),分别采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莫沙比利、雷贝拉唑+莫沙比利及铝碳酸镁+莫沙比利治疗.4及8周后评价临床症状,8周后评价内镜下有效率.结果 治疗4周后,A、B和C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改善率分别为88.9%、79.4%和61.3%,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显著(X2=7.3531,P<0.05).治疗8周后,A、B和C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改善率分别为97.2%、88.2%和71.0%,内镜下有效率分别为94.4%、85.3%和67.7%,A组临床症状总改善率和内镜下有效率与B、C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2=9.6079,P<0.01;X2=8.6496,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和莫沙比利治疗rGER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联合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价值.方法 纳入具有烧心症状且食管黏膜无损伤患者44例,首先行MII-pH监测,然后行14 d的雷贝拉唑试验(试验结束时烧心症状完全消失定义为雷贝拉唑试验阳性).70名健康志愿者行MII-pH监测的结果作为正常值进行参照.结果 根据食管pH监测存在异常食管酸暴露或酸反流症状指数(SI)阳性者20例(45.4%).MII-pH监测提示弱酸反流SI阳性者2例,据此检查诊断烧心患者GERD的比例增至50%(22/44).雷贝拉唑试验阳性4例,据此则将烧心患者诊断为GERD的比例增至54.5%(24/44).结论 联合食管MII-pH监测可增加GERD检出率.  相似文献   
59.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250 mm,5μm)色谱柱,以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氢氧化钠试液调pH7.0)-甲醇(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雷贝拉唑钠浓度在0.002~0.01g.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0.522%。检测限为1.52×10-8g.L-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1次/d,西沙比利10mg,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1次/d,西沙比利10mg,3次/d。两组均用药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胃镜下炎症愈合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更加迅速地缓解症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1个月时胃镜下炎症愈合率观察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能更快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加快炎症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