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2例老年难治性GERD患者分为雷贝拉唑组+莫沙必利(LM)组和莫沙必利组(M)组。LM给予雷贝拉唑(波利特,卫材)10mg口服,2次,d和莫沙必利(新络纳片,康宏)5mg口服,3次,d;M组给予莫沙必利(新络纳片,康宏)5mg,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实验前后均行阻抗一pH监测了解反流物性质和反流次数。结果经治疗后,LM组总有效率高于M组(62.5%vs25.O%,P=O.033),2组患者总反流次数均减少(P〈O.001)。LM组弱酸反流与治疗前比较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非酸反流的次数减少(P=0.002);M组患者的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次数经治疗后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酸反流的次数却增多,差异同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LM组和M组患者的液体反流、液气混合反流的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减少(P=0.016,P=0.002;P=0.045,P=0.001),气体反流减少(P〈0.001)。结论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能改善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反流总次数和气体反流次数的减少可能在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改善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苁蓉通便口服液联合乳果糖治疗高龄便秘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90例高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组(D组)、苁蓉通便口服液组(C组)和乳果糖+苁蓉通便口服液组(DC组),D组单纯给予乳果糖口服液15 mL bid,C组单纯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10 mL bid,DC组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10 mL bid,同时给予乳果糖口服液15 mL bid,疗程均为4w.患者至少每2~3日解成形便1次为有效,分别在第2w和第4w记录患者便秘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2w后,各组间的总有效率(D:66.67%,C:60.00%,DC: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w后便秘状况均得到改善,D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D组(70.00%)和C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C:P=0.028,C/DC:P=0.008).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D:15.00%,C:10.00%,DC: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果糖合并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高龄功能性便秘的疗效高于单药治疗,这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妍  钟捷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27(3):186-187,196
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肠梗阻等,因此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小肠钡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经小肠镜超声检查、小肠血管造影等.对于临床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各种检查方法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缩短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4.
进展期T细胞淋巴瘤常见重排蛋白1(Frat 1)作为Wn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蛋白在胚胎发育、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而Wnt信号通路异常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相关.目的:探讨活动性IBD患者血浆Frat 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6月-2010年5月上海华东医院42例克罗恩病(CD)患者、5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56名正常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Frat 1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Frat 1水平对IBD的诊断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血浆Frat 1水平与临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血浆Frat 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55 pg/ml对17.81 pg/m1,P〈0.001),CD患者血浆Frat 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9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Frat 1水平对鉴别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无意义(P=0.2736).UC患者血浆Frat 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P=0.5994),C反应蛋白(P=0.4685)和Mayo评分(P=0.3663)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UC患者血浆Frat 1水平降低,可能与UC的发生存在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伴有便秘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160例老年IC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5例,根据有无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IC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治经过及疾病转归等。结果160例IC患者中,便秘患者占57.5%;便秘组发病年龄低于非便秘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48.8%);病变程度较重;治疗2周后黏膜完全愈合率63.0%低于非便秘组79.9%。便秘组中78.3%的患者病变位于左半结肠与非便秘组75.0%相仿。结论慢性便秘在老年IC中常见,是老年IC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伴有慢性便秘的老年I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当慢性便秘患者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旦出现腹痛或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发生,应尽早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方法 对345例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的患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其中108例同时行小肠CT检查,检查由各科医师独立操作,操作完成后独立做出诊断.最后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45例患者中最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肠肿瘤105例,其中双气囊内镜检查有阳性发现的102例中97例诊断为小肠肿瘤,双气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分别为97.1%和92.4%;105例小肠肿瘤45例行小肠CT检查,其中有阳性发现43例,诊断为小肠肿瘤37例,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分别为95.6%和82.2%.结论 双气囊内镜对于小肠肿瘤的确诊率高,是小肠肿瘤术前检查的最佳定位定性诊断方法.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确诊率与双气囊内镜相近,并能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于小肠肿瘤有较大的定性价值,但存在定位有偏差、无法行病理活检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青年和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IC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0岁的中青年组78例和≥60岁的老年组1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内镜下表现及临床治疗转归等。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中青年组有便秘史、腹部手术史、脂肪肝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恶心呕吐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检查示中青年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g)明显低于老年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检查结果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的左半结肠受累比例[92.3%(72/78)vs73.0%(89/122)]、右半结肠受累比例[7.7%(6/78)vs 27.0%(33/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散在糜烂溃疡出血及肠腔狭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黏膜完全愈合占96.2%(75/78),老年组黏膜完全愈合占91.0%(111/1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结论肠道因素是中青年IC患者的重要病因,血管因素是老年IC患者的重要病因。老年IC患者存在明显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