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结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9例非糜烂性反流病伴抑郁、焦虑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A组57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早、晚餐前各1次,氟哌噻吨/关利曲辛10.5mg,早、中餐后各1次;B组52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早、中餐前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通过症状记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烧心、胸痛、反酸等主要症状的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显效率为86.5%,总有效率为96.1%;B组显效率为67.3%,总有效率为8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伴有抑郁、焦虑的NERD患者,雷贝拉唑结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2.
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方法8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并经快速尿素酶法和组织学测定为Hp阳性,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46例)和奥美拉唑组(40例)。两组分别予以三联疗法:雷贝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经2个疗程(14 d)结束后分别单独使用雷贝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连续2个月,分别记录用药第1、3、10月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停药后1月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雷贝拉唑组第1、3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5.2%和93.5%;奥美拉唑组为20.0%和4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溃疡治愈率为95.7%,奥美拉唑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97.8%,奥美拉唑组为9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溃疡,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治疗...更多中雷贝拉唑组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3.
Backgrounds and Aims Development of safe and effective rescue regimens for eradication failur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y standard regimens is an urgent task. We designed the prospective study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wo rescue regimens after eradication failure by the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patients in whom eradication of H. pylori infection failed initial triple therapy with lansoprazole 30 mg b.i.d, amoxicillin 750 mg b.i.d. and clarithromycin 400 mg b.i.d. for 1 week were randomized to either the 1–week triple therapy with rabeprazole 10 mg b.i.d., amoxicillin 750 mg b.i.d., and metronidazole 250 mg b.i.d. (RAM) or the 2–week dual therapy with rabeprazole 10 mg q.i.d. and amoxicillin 500 mg q.i.d. (RA). Eradication of H. pylori was judged by 13C-urea breath test 1 month later. Results The intention-to-treat and per-protocol-based eradication rates were 92.4% (95% CI: 83.2–97.5) and 95.3% (95% CI: 86.9–99.0) for the RAM therapy and 90.9% (95% CI: 81.2–96.6) and 93.8% (95% CI: 84.8–98.3), respectively, for the RA therapy (P > 0.2 for both). No clinically recognizable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with either regimen. Conclusion RA as well as RAM therapy are safe and effective rescue regimens for H. pylori infection after eradication failure by the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卡络磺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74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早晨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滴注注射用卡络磺钠,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腹胀、腹痛、头晕、烧心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醇(MDA)、抗利尿激素(ADH)、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经治疗,治疗组腹胀、腹痛、头晕、烧心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ADH、CO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DA、ADH、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17、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92%(P<0.05)。结论 卡络磺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极大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雷贝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SAP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SAP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3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n=20)和法莫替丁4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n=10),疗程1周。于用药前24h至用药后72h连续监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和胃内pH的变化。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无呕血和黑粪出现,法莫替丁组有1例患者出现黑粪,发生率为10%。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胃内pH和pH>3、pH>4、pH>5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雷贝拉唑组升高较法莫替丁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和法莫替丁均能升高SAP患者的胃内pH,对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雷贝拉唑维持胃内较高pH的时间较法莫替丁更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估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并经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学特染法测定为Hp阳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雷贝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两组分别予以二联疗法;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mg,1次/d;阿莫西林0.5g,3次/d;连续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并记录用药后病人症状的改变程度。结果 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为94.3%,奥美拉唑组72.0%,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雷贝拉唑组第1、3d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4%、94.3%。奥美拉唑组为38.0%、6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Hp清除率为91.4%,奥美拉唑组为88.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二联疗法能提高溃疡愈合率及迅速缓解症状,并能有效根除Hp。与奥美拉唑组相比较,雷贝拉唑组在溃疡愈合率及症状缓解率方面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抑酸效果及症状缓解作用。方法6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天早餐前空腹121服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mg,疗程均为7d。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第1天及第7天对患者的主要反流症状进行症状学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学评分。每组各选10名患者于服药第1天做24h胃内pH值监测,比较这两种药物胃酸抑制效果。结果服药第1天雷贝拉唑组的症状评分为1.86±1.17,奥美拉唑组为2.53±1.14.P〈0.05。雷贝拉唑组7人症状消失,奥美拉唑组的2人症状消失。至第7天两组的症状评分分别为0.47±0.68和0.63±0.72,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3.3%和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第1天雷贝拉唑组服药后2h胃内中位pH值为6.10±1.13,高于奥美拉唑组的4.22±2.38,起效时间40.8±24.35.快于奥美拉唑组的112.0±105.46.P值均小于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老年人RE患者均有良好的抑酸效能及症状缓解作用,但雷贝拉唑起效更快、抑酸作用更稳定。  相似文献   
48.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方法,于2002年1~7月在5家医院进行。109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ylori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试验组(RAC组,53例)和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对照组(OAC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连续7天,然后单独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g,每日1次,连续7天,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天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于用药后第1、2、3、6和42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1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8例失访。H.pylori根除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RAC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86.0%,OAC组为7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PAC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2.0%,OAC组为76.5%,OAC组高于OA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改善情况:两组从用药第1天起均能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49.
林诚  韩向阳 《海南医学》2014,(18):2675-2677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胃镜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和77.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和73.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以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检索1999年1月至2012年6月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Hp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以Hp根除率为评价指标,应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计算失安全系数检验发表偏倚。结果纳入的13项研究存在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84.52%vs 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3,95%CI 1.292.06),P<0.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失安全系数较大,为101。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较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