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05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5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汪增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958-2962
目的探讨消癌平片联合SOX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5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SOX方案辅助化疗,即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滴注2 h以上,1次/3周;并口服替吉奥胶囊,2~3粒/次,2次/d,连续治疗14 d,停药7 d,3周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癌平片,6~8片/次,3次/d,连续治疗14 d,停药7 d,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T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4.00%、56.67%,74.67%、8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细胞亚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Ⅲ度和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片联合SOX方案治疗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DSA引导下经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SOX方案化疗,比较2组化疗3、6个周期后的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绘制2组患者随访24个月时无进展生存时间曲线,比较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9.44%(25/36),高于对照组的38.46%(15/39)(P=0.028);6个周期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58.82%(20/34),对照组为41.67%(15/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1)。6个周期化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4个月时,观察组、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6.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优于常规SOX化疗方案,并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筛选与结直肠癌(CRC)中奥沙利铂(OXA)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和通路。 方法首先通过GEO数据库分析GSE76092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CRC的OXA敏感和OXA耐药细胞系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STRING工具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经MCODE插件选择关键基因,并利用GEPIA工具进行生存分析。最后使用miRWalk数据库预测相关的miRNA。 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总共获得474个DEGs,并筛选了相关的信号通路和PPI网络。筛选出15个中心基因,其中7个显著参与NF-κB和趋化因子信号等通路。对7个关键基因的生存分析表明,CXCL8、IL-1β和PTGS2表达水平与CRC患者的总体生存相关。预测hsa-miR-6893-5p、hsa-miR-7851-3p和hsa-miR-96-3p是OXA耐药相关核心miRNA。 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来的OXA耐药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为CRC中OXA耐药的潜在机制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4.
孙习鹏  陈燕  杨黎  陆瑶华  郭澄 《中国药师》2014,(10):1707-1713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合计1051例患者。卡培他滨化疗组和替吉奥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卡培他滨化疗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替吉奥化疗组[RR=2.59,95%CI(1.61,4.17),P〈0.0001],而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低于替吉奥化疗组[RR=0.64,95%CI(0.50,0.82),P=0.0004]。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铂类与替吉奥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相似,但卡培他滨联合铂类更易引起手足综合征,而替吉奥联合铂类更易引起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MAT)联合Xelox化疗方案(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术前予以Xelox化疗方案同期联合VMAT的141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5例、女46例,中位年龄56岁;临床分期:11a期18例、Ⅱb期11例、11C期4例、ma期1例、Illb期52例、mC期55例。全组放疗采用单弧VMAT技术,靶区剂量P11v1:50Gy/25次,刚2:46Gy/23次,1次/d,5次/周。放疗期间,全组均行Xelox方案同期化疗。结果全组141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2例(1.4%)因3级腹泻中断放疗。放化疗期间,全组累计3级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和16.3%,无4级不良反应。患者距放疗结束后中位时间54(34。86)d进行手术。手术凡切除率100%,低位直肠癌保肛率45.8%(33/7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24/141);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32.6%(46/141),原发肿瘤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的降期率分别为87.2%(123/141)、88.0%(95/108)和90.1%(127/141)。结论VMAT联合Xelox方案化疗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安全可行,可获得较高pCR率及肿瘤降期率.且耐受性佳。  相似文献   
36.
马海燕  徐颖 《中国药房》2014,(36):3412-3414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化疗无效的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化疗无效的淋巴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d1、d8静脉滴注30 m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d1静脉滴注26 h。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静脉滴注,昂丹司琼8mg肌肉注射。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毒性反应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6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性反应、3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化疗无效的淋巴瘤患者较单用吉西他滨疗效更好,安全性亦较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在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出现的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应用奥沙利铂治疗的50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奥沙利铂致过敏的发生为为 3.8%(19/502),Ⅲ~IV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2.6%(13/502),无死亡病例.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给予抗过敏及抗休克治疗后,患者过敏反应均解除,过敏反应完全解除时间为20 min~48 h.结论 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有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或严重哮喘,多周期应用奥沙利铂后过敏反应风险增高,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停药,并给予患者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一2012年6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4例,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奥沙利铂130mg/m。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40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每3周重复,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部分缓解3例(12.50%),稳定7例(29.17%),进展14例(58.33%),疾病控制率为41.67%(10/24),中位生存期为4.6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大多为1—2级毒性,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作为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患者大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在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2例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化疗,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化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脱发、转氨酶异常、腹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疲劳、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在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优于标准方案,且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奥沙利铂(L-OHP)+培美曲塞(PEM)化疗方案;实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能提高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