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448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69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原因.通常指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区扩张.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To explore a simple and pragmatic method to obtain sufficient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from human fetus by selective attachment of harvested cells combined with intermittent NT3 nutrition. Methods:DMEM/F12 culture solution including 10% fetal bovine serum or NT3 was used to culture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intermittently every 48 h. The cell state and growth rates of OECs were observed, and P75 staining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purity of the cells. Results:Human fetal OECs were positive with P75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OECs in dipolar or tripolar shape formed networks by their processes in vitro. The purity of OECs in "good state" was about 95% at 9 d and 83% on 12 d,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method of using different attachment rates combined with intermittent NT3 addi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to culture and purify OECs.  相似文献   
103.
强脉冲光照射兔皮肤后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照射兔皮肤后的组织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用34J/cm^2的强脉冲光对10只兔四个部位分别进行1.2、3、4次照射,术后第1、7、15、30、60、90天行切片观察。结果:一定能量的IPL能治疗光老化,并不引起严重炎症反应;IPL可使表皮层增厚,引起的胶原纤维增生可持续3个月以上。结论:光子嫩肤术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光老化,其效果可超过3个月,但它也是一种创伤性刺激。  相似文献   
104.
刘红霞 《临床医学》2001,21(1):38-39
本文统计总结了100例患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结果表明: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多由胆囊自身病变引起,而胆囊壁普遍性增厚既可能是胆囊自身的病变,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5.
丁法祥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0):776-776
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是养鸡场多发且较难防治的疾病之一,危害十分严重,雏鸡死亡率高达80%。耐过的鸡肠壁增厚严重,影响营养吸收,生长发育慢,病鸡表现为消瘦、贫血、血痢,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鸡球虫病感染率越来越高,几乎每批鸡或早或迟都会发生球虫病,有的鸡群治愈后,不久又复发,降低了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成本,是养鸡生产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一起鹿苑鸡球虫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胰康灵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其病变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由血液中的脂质沉积于血管内膜形成脂纹导致内膜增厚,而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动脉粥样硬化占糖尿病病人死亡的80%。2006年5月-2007年5月。笔者采用胰康灵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IMT增厚30例,并与舒降之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脊髓脊膜结核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脊膜结核的MRI表现及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脊髓脊膜结核影像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8例脊髓脊膜结核中,3例为脊髓结核,2例为脊髓脊膜结核,3例为脊膜结核.脊髓结核表现为脊髓内结核性肉芽肿(2例)、粟粒性结核(1例)和结核性脊髓炎(2例).MRI平扫表现为脊髓肿胀,长T1、长T2信号;增强分别表现为环状强化、粟粒性结节和不强化.脊膜结核MRI表现为脊膜广泛增厚,蛛网膜下腔变窄、闭塞,MRI增强典型表现为"管状(矢状位)"或"环状(横切位)"强化.所有病例均伴有邻近其它脏器或组织的活动性结核病变.结论 脊髓脊膜结核MRI表现典型,结合病史,邻近脏器和组织结核病变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8.
王宇 《医学信息》2005,18(11):1413-1414
在NT内核的操作系统如XP/2000/2003中,由于不再支持AWD传真文档,造成在这些系统中查看AWD传真文档很不方便,本文本着使用方便实用的宗旨,介绍一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9.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介绍治疗体会。方法收集4例IHCP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IHCP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多脑神经麻痹以及癫痫发作,头颅MRI增强检查可见局部脑膜增厚,脑膜病理检查显示肉芽组织样增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IHCP效果好。结论IHCP多以慢性头痛起病,头颅影像可见硬膜肥厚,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0.
飞蜓式形状记忆腰骶内固定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