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2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Desarda法修补腹股沟疝与人工合成补片疝修补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对15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Desarda法疝修补术组(A组)、传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B组)、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组(TEP)(C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C二组(t=13.0、9.8,P=0.000、0.015).A组术后患者的下床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B组(t=12.2、9.6,P=0.020、0.000),而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0.39,P=0.815、0.496).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C二组(χ2=4.150、1.298,P=0.035、0.026).随访1~3年,三组患者均无复发.术后3 d检测患者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三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23.015、22.512、9.505,P均=0.000).结论 Desarda法疝修补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及TEP术,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医用材料费用,是更符合人性化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针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手术(NP-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5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手术(TAPP)组患者53例,NP-TAPP组患者32例,观察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腹壁瘢痕满意度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TAPP组术后疼痛程度、腹壁瘢痕满意度均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P-TAP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能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术后腹壁切口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两种不同方式处理阴囊疝疝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术中疝囊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疝囊横断,B组患者疝囊完全剥离。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组手术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2组均未复发。 结论采用TEP术治疗阴囊疝安全有效,且可行。TEP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或疝囊剥离对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合选择。疝囊横断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分析自制中药包加压理疗裤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 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4例。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术后于腹股沟区沙袋加压并穿戴传统疝气带。试验组术后穿戴我科自制中药包加压理疗裤。对比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ZB服务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24 h及7 d,试验组血肿及血清肿发生率、阴囊肿胀及阴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2组血肿及血清肿发生率、阴囊肿胀及阴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术后穿戴中药包加压理疗裤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肿、血清肿及阴囊肿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6mmHg(1 mmHg=0.133 kPa)气腹压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 方法第一阶段将60例心肺功能良好、年龄<75岁的非高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气腹压力设定为14 mmHg,B组气腹压力设定6 mmHg,比较2组手术医师的手术视野满意度、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手术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气道压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出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3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气腹时间方面,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均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视野满意度(4.30±0.65)分优于B组(4.28±0.63)分、C组(4.42±0.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手术视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1、T2及T3的Paw及PETCO2与同组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T1、T2及T3的Paw及PETCO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6 mmHg低气腹压TEP手术用于部分高龄以及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确切降低术中气道压及PETCO2,增加手术安全性及耐受性,虽轻度影响手术的操作视野及空间,但并不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出院时间未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C组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1周及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B组和C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段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比较发现,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恢复迅速,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就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手术时间而言,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