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两种不同方式处理阴囊疝疝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术中疝囊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疝囊横断,B组患者疝囊完全剥离。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组手术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2组均未复发。 结论采用TEP术治疗阴囊疝安全有效,且可行。TEP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或疝囊剥离对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合选择。疝囊横断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壳聚糖在止血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壳聚糖的止血机理及应用进展已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壳聚糖发挥止血作用主要依靠与红细胞发生粘附聚集,对血小板进行有效刺激,活化补体系统及其他血液成分进行促凝,使血液迅速发生凝固从而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壳聚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止血材料;壳聚糖还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腹膜粘连等一系列作用,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术中预防性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TEP术中未预防性放置负压引流管,研究组接受TEP术中预防性放置负压引流管。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没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都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考虑到大多数血清肿不需要临床干预以及腹膜自身强大的吸收能力,预防性放置负压引流管不需要做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4.
评价再次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42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再次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既往手术方式(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合并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术、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对腹腔粘连的影响及对本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3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腹腔粘连致密、分离困难中转行开放手术。与单纯胆囊切除组比较,胆总管探查组肝门部粘连比例、腹壁粘连比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开腹组肝门部粘连比例、腹壁粘连比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增加(P0.05);肝门部移位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残留结石及胆管狭窄。腹腔粘连是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腹腔镜胆道再手术对有适应证的复发胆管结石患者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急性期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急性期后进行MRCP检查。结果 98例患者中急性期后进行MRCP检查胆总管未见结石9例(9.18%)。9例患者未予探查胆总管,经相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急性期后进行MRCP检查对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童呼吸道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来源的流感嗜血杆菌(Hi)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体外耐药模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杭州市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经V因子、X因子和V+X因子试验鉴定的152株Hi用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E-test法检测氨苄西林(AM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52株菌株中,对AMP的敏感率为74.3%,耐药率为22.4%,检测AMP对141株菌株的MIC,MIC50为0.250μg/mL,MIC90为12μg/mL。34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2.4%,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AMP株共2株。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CFS)、亚胺培南(I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头孢噻肟(CXT)、头孢曲松(CRO)、利福平(RIF)和头孢克洛(CEC)的敏感率为94.1%-100.0%,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XT)的耐药率最高,达65.8%,对克拉霉素(CLR)、氯霉素(CHL)和四环素(TET)的耐药率分别为7.9%、14.5%和20.4%,仅34株菌株(22.4%)对12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杭州地区儿童来源的Hi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5岁,因"胸闷、气急、心悸3个月"于2005年6月7日入院.查体:T 36.4℃,P72次/min,R 18次/min,Bp 147/86mm Hg(1 mm Hg=0.133 kPa).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两肺呼吸音清.胸部X线片发现前下纵隔肿块突向左侧胸腔(图1).胸部CT片示左前纵隔低密度肿物,密度不均匀,CT值-136 HU,肿物紧靠左心缘(图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心内各结构及大血管血流未见异常,心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min,低电压,ST段下移.  相似文献   
8.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治疗Hi感染,氨苄西林是历史沿袭的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日趋严重,特别是产生β-内酰胺酶(常见的有TEM-1和ROB-1型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阳性的Hi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此外,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氨苄西林Hi(BLNAR)近年报道增加,而BLNAR的耐药机制更复杂,本文就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紫色色杆菌感染临床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属色杆菌属细菌,革兰染色阴性,广泛存在于水与土壤中,是引起动物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引起人类感染则很少见。文献报道紫色色杆菌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局部脓疡和脓毒败血症等疾病,就诊者往往属危急重症。该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病原菌,因此总结不同地区紫色色杆菌这一罕见病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来源的流感嗜血杆菌(Hi)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体外耐药模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杭州市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经V因子、X因子和V+X因子试验鉴定的152株Hi用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E-test法检测氨苄西林(AM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52株菌株中,对AMP的敏感率为74.3%,耐药率为22.4%,检测AMP对141株菌株的MIC,MIC50为0.250μg/mL,MIC90为12μg/mL。34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2.4%,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AMP株共2株。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CFS)、亚胺培南(I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头孢噻肟(CXT)、头孢曲松(CRO)、利福平(RIF)和头孢克洛(CEC)的敏感率为94.1%~100.0%,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XT)的耐药率最高,达65.8%,对克拉霉素(CLR)、氯霉素(CHL)和四环素(TET)的耐药率分别为7.9%、14.5%和20.4%,仅34株菌株(22.4%)对12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杭州地区儿童来源的Hi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