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7篇
  免费   158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204篇
妇产科学   188篇
基础医学   562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1667篇
内科学   1835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225篇
外科学   1364篇
综合类   181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27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020篇
  11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4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1184篇
  2020年   850篇
  2019年   728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694篇
  2016年   738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1082篇
  2013年   1319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肠内肠外营养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 《海南医学》2007,18(11):44-4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各24例.结果 两组病人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均明显升高,体重略下降.两组病人伤后21天时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等同于传统匀浆膳加用乳清蛋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早期给予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25例SAP患者在入院3~5d时放鼻空肠螺旋管.在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生态免疫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TNF-α、IL-10的变化及并发痖的发生率等: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到达空肠.2例置管第4天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空肠,3例在置管第4天时在内镜辅助下进入空肠。所有患者对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而且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开始后1-2周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明显好转,TNF-α较肠内营养前显著降低(P〈0.05).IL-10较前显著升高(P〈0.05).且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对SAP早期给予肠内生态免癌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药大黄和肠内营养对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名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例;肠内营养组(B组)21例;大黄加肠内营养组(C组)15例。A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术后42h始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一直持续到术后第8天;C组病人术前1天应用大黄10g,术后18、42h分2次各5g。B组和C组术后数日内每天的液体量、热量及氮量不足部分均由肠外途径予以补足。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3、7天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均有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但C组术后第3、7天的TNF-α水平较A有显著下降,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的恢复显著提前。术后的营养指标B组、C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黄可以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缓解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实施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及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46例,采用胰胃双层套入式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加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结果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白介素-6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术后1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EN)5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EN+IL-65d组6只。测定大鼠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结果与EN5d组比较,EN+IL-65d组血清ALB、IGF-1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显著下降(P〈0.05),血清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EN+IL-6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96.
严重烧伤早期营养支持途径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前瞻性观察两种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病人代谢的影响。方法:临床烧伤病人19例,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和胃肠外营养组(PN)。有严重吸入伤,休克,消化道出血,明显腹泻及腹部疾患者不列入本研究。除行常规抗休克等处理外,EN组伤后第1天即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奥力康,PN组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剂和葡萄糖等,两组热量和氮摄入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997.
肠外营养支持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 (PN)支持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治疗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PN组 12例病儿 ,平均胎龄 (39.9± 0 .7)周 ,平均出生体重 (32 11± 431) g,平均禁食时间 (8.3± 2 .8)天 ,术后 1~ 3天开始 ,平均每天给予脂肪乳剂 (1.8± 0 .6 ) g/ kg,氨基酸 (2 .1± 0 .7) g/ kg,葡萄糖 (7.8± 2 .1) g/ kg,平均热量摄入为 (2 38.5±46 ) k J/ kg,热氮比 15 0~ 2 5 0∶ 1,液量 (12 0± 12 ) ml/ kg,PN平均应用时间为 7.6天 ,以“全合一”方式经周围静脉大于 16 h均匀输入。对照组 7例病儿 ,平均胎龄 (39.4± 1.4)周 ,平均出生体重 (2 911± 2 0 4) g,平均禁食时间 (7.0±4.5 )天 ,平均热量摄入 (171.5± 37.6 ) k J/ kg。 结果 :PN组治愈 11例 ,死亡 1例 ,病死率为 8.3% ;存活儿体重增加 5例 ,不变 5例 ,下降 1例 ,平均每天体重增加 (11± 2 7) g。对照组治愈 3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为 5 7.1% ;存活儿体重均下降 ,平均每天体重降低 (2 2± 2 1) g。两组病死率及体重变化经 Student s test及卡方检验统计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 结论 :围手术期积极而合理地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食管闭锁术后病儿的营养不良 ,降低病死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物 Supportan对病人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 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30例营养不良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1、免疫营养组 (Supportan,n=15 ) ,2、标准营养组 (能全素 Nutrison,n=15 )。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 ,12 5 k J(30 kcal) / (kg· d)。术前置鼻胃管 ,使用 7天。术中均行空肠造口 ,术后 12小时开始空肠输注肠内营养 ,连续 7天。术前第 8、1天 ;术后第 1、8天抽取静脉血 ,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 IL - 6、CRP、PGE2 浓度。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但免疫营养组比标准营养组的术后第 1、8天的 CD4/ CD8比值、血清 Ig G水平有显著增加 ;血清 IL- 6、CRP、PGE2 有显著下降 ;术后第 8天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有显著增加。 结论 :胃癌合并营养不良的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物 Supportan可以改善手术后免疫功能的低下 ,缓解急性相炎性反应和增加内脏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9.
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短链脂肪酸(SCFA)对大鼠移植小肠萎缩及功能低下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近交系Wistar大鼠行异位全小肠移植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肠外营养(TPN)至第10天,对照组(n=10)行常规TPN支持,SCFA组(n=10)行常规TPN支持并加用SCFA,观察移植肠形态学及吸收功能。结果:SCFA组移植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粘膜厚度及绒毛面积均明显超过对照组,肠上皮细胞偶见线粒体肿大及部分线粒  相似文献   
1000.
经鼻空肠管肠内加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经鼻空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EN)支持加肠外营养(PN)21例,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35例进行比较。结果: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组并发症少,营养状况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结论:在SAP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和有效的,对消化道功能的恢复,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防止感染,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