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67篇
  免费   2126篇
  国内免费   817篇
耳鼻咽喉   169篇
儿科学   987篇
妇产科学   235篇
基础医学   4885篇
口腔科学   287篇
临床医学   4611篇
内科学   5827篇
皮肤病学   184篇
神经病学   7984篇
特种医学   28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60篇
综合类   543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59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6247篇
  5篇
中国医学   1016篇
肿瘤学   1792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1089篇
  2020年   892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877篇
  2017年   1103篇
  2016年   1205篇
  2015年   1193篇
  2014年   2315篇
  2013年   2647篇
  2012年   2363篇
  2011年   2630篇
  2010年   2302篇
  2009年   2281篇
  2008年   2269篇
  2007年   2197篇
  2006年   2095篇
  2005年   1918篇
  2004年   1487篇
  2003年   1386篇
  2002年   1076篇
  2001年   1081篇
  2000年   946篇
  1999年   834篇
  1998年   757篇
  1997年   769篇
  1996年   660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84篇
  1993年   497篇
  1992年   488篇
  1991年   415篇
  1990年   403篇
  1989年   318篇
  1988年   304篇
  1987年   312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292篇
  1984年   249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199篇
  1981年   179篇
  1980年   162篇
  1979年   159篇
  1978年   115篇
  1977年   111篇
  1976年   97篇
  1975年   80篇
  1973年   8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Abstract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is a disease of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is caused by aberrant immune responses directed against some components of peripheral nerves. GBS is rarely accompanied by cardiovascular involvement. We describe a case of acute neuropathy complicated by sudden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which had a presumably neurogenic origin. Pathogenesi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is probably due to transitorial stunned myocardium and neurogenic cardiac injury. We show a rare case of transitorial and acute cardiac dysfunction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laboratory markers of heart failure.  相似文献   
32.
目的改构α-防御素-1(HNP-1)使其成为一端带J链的改构体J-HNP-1分子,并探索建立能有效表达和分泌J-HNP-1,其表达产物又易于被检测和分离纯化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方法利用重组PCR技术,使HNP-1一端带上J链;将J-HNP-1 DNA片段插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中,构建出C端带Myc和6×His的rpcDNA3.1(-)/Myc-HisC/J-HNP-1;将此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分析J-HNP-1的表达情况,并同步检测细胞可溶性蛋白及培养上清的抗菌活性。结果采用RT-PCR法从被转染的细胞中扩增出1条约786bp的片段,其大小与预测相符;采用Western印迹法,用抗His抗体检测到细胞可溶性蛋白及培养上清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4×103处有强反应条带显示;细胞可溶性蛋白及培养上清的抗菌活性检测显示,经rpcDNA3.1(-)/Myc-HisC/J-HNP-1转染的COS-7细胞的可溶性蛋白和培养上清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α-防御素-1(HNP-1)被成功改构成杀菌肽J-HNP-1;所建立的J-HNP-1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系统能有效表达和分泌活性J-HNP-1。  相似文献   
33.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把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 (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度低温(2~16℃)。低温已经被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脑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免疫抑制等全身多系统副作用,产且温度越低,副作用越明显。日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试验证实深低温对全脑缺血的脑保护作用,它能明显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本文将就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  相似文献   
34.
35.
The aim in this work is to report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parametric images from a single scan acquisition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and fluorodeoxyglucose (FDG) in the human brain without blood sampling. It is usually practical for research or clinical purposes to inject the patient in an isolated room and to start the PET acquisition only for some 10–20 min, about 30 min after FDG injection.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cerebral metabolic rates for glucose (CMRG), usually several blood samples are required.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der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uptake of the tracer in the cerebellum as a reference tissue and the population based input curve.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CMRG values with the present method in comparison to the usual autoradiographic and the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fitting of regions of interest.  相似文献   
36.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灶性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1.5TMR对16例胶质瘤、6例转移瘤、4例脑脓肿进行常规MR及DWI成像和ADC测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4例脑脓肿在DWI上呈高信号,16例胶质瘤和6例转移瘤呈低信号,脓肿腔平均ADC值为0.44×10-3cm2/s,脑肿瘤坏死囊变区平均ADC值为1.82×10-3cm2/s(P<0.01)。结论DWI和ADC值可以用来鉴别脑脓肿及坏死囊变的肿瘤病灶。  相似文献   
37.
脂蛋白脂酶Hind 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166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脂蛋白脂酶的HindⅢ基因多态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并与72名健康对照比较。结果在脑梗死组中H+H+基因型频率和H+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267,P=0.004;OR=1.903,P=0.004),而血脂水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蛋白脂酶的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H+H+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马华 《武警医学》2006,17(3):182-185,F0004
目的 探讨丹参对持续癫痫发作诱发幼鼠脑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皮下及腹腔注射贝美格针诱发健康幼龄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光镜下观察神经元病变情况;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持续癫痴组幼鼠脑组织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病变。电镜下可见海马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丹参治疗组神经元病变均轻于持续癫痴组;而正常对照组未见类似病变。结论 丹参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持续癫病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有效防治小儿惊厥性脑损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3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预处理(R)组(n=13)经股静脉注入雷米芬太尼(0.6μg·kg-1·min-1),每次5min输注,连续3次,中间间隔5min;盐水对照(C)组(n=10)经股静脉注入盐水,每次5min输注,连续3次,中间间隔5min;30min后,所有动物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闭120min,然后拔出尼龙线恢复再灌注。观察再灌注后24h神经功能障碍改变并评分。再灌注24h时处死动物,取大脑行2,3,5triphenyltetrazolium(TTC)染色以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动物均表现一定神经功能障碍,再灌注24h内C组神经功能障碍逐渐加重,R组则呈减轻趋势;再灌注24h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R组明显低于C组(P<0.05);再灌注24h时脑梗死容积百分比,R组明显小于C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颅脑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推广使用,使以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为目的的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MSCT perfusion imaging)逐渐变为现实,为综合应用CT扫描技术提供了条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具潜力的、适用面广的影像检查新技术。一、CT脑灌注成像理论基础1.脑灌注成像理论的形成:在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