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5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392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3344篇
内科学   539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251篇
特种医学   8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449篇
综合类   7612篇
预防医学   1245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3005篇
  34篇
中国医学   1196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714篇
  2014年   1311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627篇
  2011年   1778篇
  2010年   1719篇
  2009年   1580篇
  2008年   1584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232篇
  2005年   1338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851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将10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的情况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骨折复位和保持稳定及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提高对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同侧腹股沟隐匿性斜疝的认识。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9月,3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同侧腹股沟隐匿性斜疝患者经我科诊治,合并的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术前均未能发现,其中2例患者在行经腹股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时发现合并的隐匿性疝,同时行疝修补手术;另1例术后第2天发现再次行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采用Bassini术式。结果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3例患者腹股沟疝无复发、无睾丸萎缩、鞘膜积液并发症。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腹股沟隐匿性疝少见,但临床工作中还是会遇到,需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治疗方式存在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主动腹膜内外气压平衡技术在完全腹膜外腔镜腹股沟嵌顿疝修补术( TEP)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选择5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由同一副主任医师应用主动腹膜内外气压平衡技术行TEP。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3.4±5.7)min,术中出血量(24±5.0)mL,住院时间(5.5±1.0)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5.6±5.1)h,随访(22±5.0)个月,无疝复发,无肠粘连、肠梗阻、气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主动腹膜内外气压平衡技术应用于TE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改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疝修补术,研究组采用改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5.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开始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新密市中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股沟疝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行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共13例经TAPP治疗的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腹股沟疝均无中转开放。单侧12例(斜疝10例,直疝2例),双侧1例(斜疝)。手术时间(85.6±12.8)min,术中出血量(25.0±2.5)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0.5±2.3) h,术后VAS疼痛评分(3.0±0.95)分,术后阴囊气肿6例,血清肿1例,术后无肠梗阻、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正常活动时间(10±3.5) d、术后住院时间(4.5±1.0) d。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7.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患儿。随机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各24例。单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单孔高位接扎法,双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双孔高位接扎法。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4~12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单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组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与双孔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但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不会造成并发症的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腹内疝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多层螺旋CT在诊断腹内疝分型、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分型诊断准确率为60%,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2%。先天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获得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连束带疝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的分级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分型诊断中,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腹内疝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9.
患者女,29岁,孕1产0,孕29+周。孕前经常规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及消瘦症状,自认与妊娠有关,未予重视;近3 d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黄疸,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超声复查:肝脏肿大,肝右叶斜径约15.0 cm,肝内见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清,约2.4 cm,结节内部及周边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放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术后血清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于腹膜前间隙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照组不放置负压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结果:110例患者中,观察组70例,术后发生1例血清肿,对照组40例,术后发生5例血清肿。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术中放置负压引流可引流渗液,促进组织修复,预防术后血清肿的发生,容易学习,易于掌握,且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囊价格低廉,降低了综合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