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1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0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617篇
内科学   147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3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3588篇
综合类   3478篇
预防医学   429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707篇
  12篇
中国医学   955篇
肿瘤学   347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722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641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出现时间与血尿淀粉酶、脑脊液、脑电图以及颅脑CT变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1992年亚特兰大国际胰腺病会议制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定义和中华消化学会胰腺病学组2003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并排除Wernicke脑病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例胰性脑病中,合并消化道出血16例,胸腹水14例,ARDS 3例,感染性休克2例,低钙血症10例,胰周脓肿2例,中毒性心肌炎9例,并发症发生率占86.3%;始发病因以胆源性疾患居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中位时间为8 d;PE组72 h BA、PEBA水平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胰性脑病发病高峰期多为病发后1周内,常与其他并发症并存;病人症状为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幻觉及昏迷等;但脑脊液、脑电图及颅脑CT均正常;血中淀粉酶增高是PE发生的关键环节,其它并发症是促发因素;及时采用药物控制PLA2的释放及胰腺实质的广泛坏死,对于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胰性脑病发生,降低死亡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对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对比。方法 同期施行捆绑式胰吻合术Ⅰ型(同时施行空肠粘膜和胰腺缝合以及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等三项防漏步骤)35例(A组),与只行捆绑吻合的Ⅱ型手术49例(B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都没有发生胰吻合口漏,没有手术死亡。术后随访,两组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A组平均27min,B组平均16min。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相比之下Ⅱ型更加简单、省时,而且能够在吻合口完成后立即对它进行检测,可以避免捆绑过紧,从而无须插入胰管导管作为支撑。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均可掌声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是Ⅱ型应当成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3.
3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3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人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切除胆总管囊肿,用2种方法重建胆道(Roux-Y吻合术与间置空肠代胆道术),18例Roux-Y吻合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2例,13例间置空肠代胆道加矩形瓣,术后恢复顺利,随访27例,平均2年6月(3月-6年),未发生并发症,胆总管囊肿切除,Roux-Y吻合术与间置空肠代胆道术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胆道重建适宜选用的手术。  相似文献   
994.
应用弹性蛋白酶复制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晨  阮英茆 《天津医药》1999,27(9):536-538
目的:应用弹性蛋白酶气管内滴入复制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方法:将金黄地鼠麻醉后,气管内一次性滴入弹性蛋白酶液(40u/100g体重),分别于实验第3天,1周,2周,3周,4周时处死,对地鼠肺脏进行病理学检查,测定第4周时平均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大指数,肺容积,结果:实验第4周时,地鼠出现了典型的肺气肿改变,平均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大指数,肺容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胆胰液分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价值。方法;对9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胰、胆、胃消化直重建时分别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总胆管放置T型引流管和胰管内放置引流管3种胆胰液分流术治疗,同时用未行胆胰液分流术45例作对照。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胆胰液分流术91例的胰瘘发生率为2.2%(2/91),未行胆胰液分流术45例的胰瘘发生率为15.5%(7/45)(P=0.00065)。应用改Roux-en—Y吻合术6例,胰管内放置引流管26例,无1例出现胰瘘;总胆管放置T型引流管59例,2例出现胰瘘。结论:胆胰液分流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6.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头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portalvein,PV)和(/或)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vein,SMV)时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PV/SMV受侵的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7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3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1例行受侵血管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脾静脉与SMV端侧吻合4例,脾静脉结扎3例。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术式。结果本组PV阻断时间平均为18.1(9~32)min。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11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3例术后1年内死亡,4例术后1—2年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5(7~20)个月。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切除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和清胰汤保留灌汤与善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及卫生经济学价值的比较,探讨非手术治疗SAP的有效且价廉的方法。方法62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和清胰汤保留灌肠组)与对照组(善宁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淀粉酶和血常规复常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最终死亡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组入院后12h内实施清胰汤保留灌肠与12h后实施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腹痛初步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血常规复常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入院后12h内实施清胰灌汤保留灌肠,其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比12h后实施更有明显缩短(P〈0.05)。两组最终病死率无显著差别。结论复方丹参和清胰汤保留灌肠,尤其早期实施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SAP病情,卫生经济学比善宁更具有优势。对病死率的影响因样本少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闫广智  张宪峰 《河北医药》2008,30(9):1452-1452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脉高压, 是由于胰腺疾病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尾肿瘤等使脾静脉受压扭曲,血管壁增厚或管腔内阻塞,影响脾静脉回流,致脾胃区静脉压增高,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脉高压症[1].复习我院收治的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9.
对于胰头良性病变,胰腺外科逐渐不满足于只追求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创伤、加快康复、保证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然而满足上述条件的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因胰头部解剖关系复杂、镜下操作困难等问题进展缓慢。本文现结合本中心相关经验对近年有关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文章作一综述,归纳其重点关注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12/2007-1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胃瘫发生率为4.57%,多发生在术后3-5 d。术中输血量、低蛋白血症、胃切除量、手术时间、结肠后吻合与术后胃瘫密切相关。结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能会降低胃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