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9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838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812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3063篇
内科学   1481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4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79篇
综合类   5023篇
预防医学   2345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318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068篇
肿瘤学   386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1112篇
  2011年   1172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052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122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我们比较目前常用的常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IHD串联血液吸附器(IHD+YTS-200、IHD+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单次治疗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72.
慢性肾衰竭与血管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远高于与之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由于心血管事件造成的死亡占总的死亡原因的50%以上。一些非传统的尿毒症与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贫血、营养不良、高磷血症及高钙磷乘积等,现已被证实参与了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与发展。其中钙磷代谢紊乱及与之相关的血管钙化发生率增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呈密切的相关,目前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心血管病死率和总病死率的预测因素。近年来,我们在心血管钙化方面从文献整理到临床实验研究上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3.
胸腔内注入顺铂联合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文静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10-1110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联合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恶性胸腔积液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顺铂联合胞必佳胸腔内注入;对照组:单用顺铂胸腔内注入,观察疗效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顺铂联合胞必佳组有效率达80%,而单用顺铂组有效率达4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胸腔内联合注入顺铂(DDP)和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4.
对氧磷酶-2(PON2)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磷酶(PON)基因家族包括三个成员:PON1、PON2和PON3。其中PON2的表达产物PON2在体内广泛分布,并与糖尿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有关。本文将对PON2的生物化学特性、体内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5.
铜绿假单胞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验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用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结果:我院2001年3月-2002年10月临床分离241株PA中,产生高活性β内酰胺酶共83株,检出率为34.4%,其中高产AmpC酶28株(11.6%),产ESBLs69株(28.6%),ESBLs与高产AmpC酶均阳性21株(8.7%),非AmpC酶、非ESBLs 7株(2.9%)。83株产酶PA主要分离自痰液(56株,67.5%)和烧伤创面分泌物(23株,27.7%)。易感人群以重症肺炎(34例,41.0%)、烧伤(23例,27.7 %)和肿瘤患者(10例,12.0%)为主。产酶株呈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8%,对受试的其他11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49.4%~86.7%;除亚胺培南外,产酶株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X2≥16.1,P<0.005)。结论:我院PA临床株产ESBLs为主(约28.6%),其次是持续高产AmpC酶(约11.6%)。产酶株主要分离自重症肺炎、烧伤和肿瘤患者,其耐药率高,治疗用药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6.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菌,以前称嗜麦芽假单胞菌,1993年改为现名。该菌对临床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已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菌,且在非发酵菌中占第3位。现将2001年2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7.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8.
《中国血液净化》2006,5(4):220-224
在慢性肾脏病患(第3、4期):校正的血清总钙水平应维持在实验室所使用的"正常"范围内(证据).   在肾衰竭的慢性肾脏病患(第5期):校正的血清总钙水平应维持在实验室所使用的“正常”范围内,最好是在低限[8.4~9.5 mg/dL(2.10~2.37mmol/L)](观点).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性,64岁,体重64kg,身高155cm。进行性胸闷、憋喘、呼吸困难1年半。2004年11月胸部 CT 检查诊断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频繁住院,间断吸氧,且住院时间延长。入院时一次平稳步行50m 左右即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甚至黑矇。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2×10~9/L,肝、肾功能正常。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及克柔念珠菌生长。动脉血气分析:pH7.509,动脉血氧分压(PaO_2)65 mm Hg,动脉血  相似文献   
80.
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获得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实时定量RT—PCR、S—P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ICAM—1蛋白和mRNA在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外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ICAM—1蛋白表达分别于伤后6h明显升高.72h达到高峰(P〈0.05),ICAM—ImRNA表达3h即明显升高,72h达最高峰,其后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伤后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对照组高,同时炎性细胞大量聚集。结论大鼠脑外伤诱导了ICAM—1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浸润可能参与了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