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316篇
内科学   1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26篇
综合类   855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缺乏特异性就诊时已属中晚期,预后差.胆囊癌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几年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尤其超声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CEUS)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本文就超声检查方法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泛指原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腺瘤恶变、息肉恶变、类癌等,其中腺癌所占比例可达70%~90%。胆囊癌在全球以东亚、印度、智利等国家和地区发病率较高,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在消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部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患者60例(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男性占36例,女性占24例,年龄在32~76岁,平均年龄在(54.19±3.74)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57±2.10)年,文中60例患者均知情且同意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方式:单纯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25例,中转开腹胆囊癌根治术17例,二期胆囊癌根治术14例,二期开腹探查及活检术4例。对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5年累积生存率进行研究对比。结果 T1a期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94.74%);T1b期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2.35%);T2期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76.92%);T3期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45.45%)。结论采用外科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患者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MSCT在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胆囊癌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经M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胆囊癌MSCT直接征象表现为:肿块型16例、结节型6例、胆囊壁肥厚型10例,病灶均明显强化,伴有胆囊黏膜破坏、囊壁僵硬;间接征象有:合并胆囊结石14例、邻近侵犯12例、肝脏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17例、胆道梗阻15例。29例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结论 MSCT平扫结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癌的特征性征象及常见的间接征象,对胆囊癌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摘要】 随着B超等影像学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检出率越来越高,已成为胆道外科的常见疾病。目前针对PLG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而迄今又无有效的方法在手术前明确PLG的类型,因此使得临床上大部分无恶变倾向的PLG实施了不必要的预防性胆囊切除术。鉴于此,本文将对PLG与恶变关系等进行综述,系统地认识PLG及其恶变的危险因素,从而确定预防性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简称胆系肿瘤)是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肝内、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3种。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进入晚期阶段,预后差,并且运用化疗效果差,而中药在胆系肿瘤的应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抑癌基因突变、联合化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促进细胞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转移等机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原发性胆囊癌由于缺乏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恶性程度高,致使早期诊断率低,发现时多处于进展期,预后差,防治效果不理想.对胆囊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对人群,尤其是胆囊癌高危人群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及监控,同时,对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对胆囊癌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LC术中发现的11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例,占全部 LC术的0.17%(11/6540),其中:手术时发现2例,术后触摸、解剖标本时发现5例,术后病理证实4例;9例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1例为NevinⅠ期、1例因高龄、体质差,均未行根治手术.结论 对LC术中发现可疑病变行快速病冻切片检查是防止意外胆囊癌的有效措施,对NevinⅡ~Ⅳ期的意外胆囊癌应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89.
徐德辉 《中外医疗》2015,(5):184-18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彩色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减少临床的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9年以来4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45例胆囊癌中术前彩色超声诊断了35例,准确率77.8%,误诊10例,误诊率22.2%,根据彩色超声图像的特点将原发性胆囊癌分为5型。结论彩色超声为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还应与其他检查相结合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并探讨HIF-1α在判断胆囊癌治疗效果及预测胆囊癌复发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慢病毒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进行转染,干扰该细胞系中HIF-1α的表达,得到HIF-1α表达不受干扰的胆囊癌细胞系(GBC-SD-NC)和HIF-1α表达受干扰的胆囊癌细胞系GBC-SD-HIF。通过将两组细胞系裸鼠鼠尾静脉注射建立胆囊癌血行转移模型,检测两组细胞在小鼠肺部形成转移瘤的能力。结果 :GBC-SD-NC组裸鼠肺部转移瘤数量、大小都比GBC-SD-HIF组高,GBC-SD-NC组转移瘤的平均数量显著多于GBC-SD-HIF组。结论 :干扰胆囊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可以显著减低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血行肺转移能力。说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存在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