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6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896篇
耳鼻咽喉   227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1152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008篇
内科学   1544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616篇
特种医学   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92篇
综合类   3218篇
预防医学   595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1228篇
  6篇
中国医学   1074篇
肿瘤学   367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595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689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研究耐药性癫患者脑细胞线粒体mMDH、NDUFC2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癎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提取48例耐药性癫癎患者、8例非耐药性癫患者及8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的总RNA后,用基因芯片对其进行扫描,随后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的基因mMDH、NDUFC2在耐药性癫癎中显著下调,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结论脑细胞线粒体基因mMDH、NDUFC2表达异常可能通过能量代谢及神经元坏死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提取分离有效中药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制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透射电镜观察胎盘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胎盘滋养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明显,滋养细胞表面绒毛稀少,凋亡细胞增加,而中药治疗组明显较轻,凋亡数目较少,与空白组近似。结论 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提高滋养细胞活力,阻抑滋养细胞异常凋亡,防止胎盘浅表着床,有利于滋养细胞的植入,从而达到提高胎盘血液供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74.
75.
对19例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全部有典型甲亢症状和甲状腺摄~(131)碘率或T_3、T_4值高于正常。先后或同时出现了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肌无力及肌萎缩。6例并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本文对临床特点、诊断、发病机理、EMG和肌活检病理所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2例确诊PB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2例中男 8例 ,女 6 4例 ,男 :女为 1:8,平均年龄 (5 0 .8± 12 .5 ) (2 6~ 81)岁 ,近年来确诊人数显著上升。 (2 )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 (93.0 % )、乏力 (87.5 % )、食欲下降 (80 .5 % )、皮肤瘙痒 (41.7% )及脾肿大 (6 3.9% )、肝肿大 (2 9.2 % )。 2 0例(2 7.8% )合并其他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 (3)主要异常检测包括 :高胆红素血症 (93% )、ALP升高 (95 .8% )、γ -GT升高 (88.9% )、AST升高 (93.0 % )、ALT升高 (80 .6 % )、血清IgM升高 (83.8% )。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率 81.4 % ,抗M2 阳性率 70 .3%。AMA阴性PBC与AMA阳性PBC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 (4) 38例病情好转 ,总有效率 5 8.5 % ,常规保肝药效果欠佳 ,加用熊去氧胆酸或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疗效。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 ,近年来确诊病例数显著增加。血清ALP、γ-GT、IgM明显升高及AMA、抗M2 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3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头部MRI检查均显示异常,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主要MRI表现为3类:(1)大脑半球多发单侧或双侧病变(7例),4例呈对称性,病变呈片状等长T1、长T2信号,以一侧或两侧颞顶枕时皮层和皮层下白质最常受累。(2)大脑半球皮层和深部灰质核团同时出现片状等长T1、长T2信号2例。上述两类脑内病变有5例合并脑萎缩。(3)脑实质信号正常,但有脑萎缩4例,其中桥脑、延髓及小脑萎缩3例,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萎缩1例。结论 MRI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脑内病变显示敏感且准确,对其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提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脑健冲剂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衰老与β-淀粉样蛋白注射联合所致的AD大鼠模型,服用脑健冲剂,测试大鼠在迷宫中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和海马CAl区线粒体体密度、面数密度等形态学指标。结果:脑健冲剂能有效的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能很好地改善线粒体结构的受损程度。结论:脑健冲剂对AD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脑健冲剂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9.
细胞凋亡与线粒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972年Kerr,Wyllie及Gum等就提出了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但在其后的几年里,这一重要的细胞死亡类型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仅从形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初步确定了这种细胞主动死亡类型的存在.对细胞凋亡这一生物学现象的重视不过是近五六年的事情.细胞凋亡是细胞自主的程序化死亡过程(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它对于维持多细胞机体的完整性和自身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心磷脂(CL)是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磷脂,参与了众多重要生理过程。此文对CL的结构、合成和转化;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中的作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改变以及和线粒体功能的关系等作了逐一阐述,说明CL与I/R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关系密切,CL量或性质的改变在细胞凋亡中处于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