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4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579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775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172篇
内科学   1450篇
皮肤病学   397篇
神经病学   313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1篇
综合类   3571篇
预防医学   549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573篇
  31篇
中国医学   1338篇
肿瘤学   45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749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心肌营养素—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肌营养素 1(CT 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 ,属于IL 6家族。人CT 1mRNA编码 2 0 3个氨基酸 ,以gp130和LIFR为受体。CT 1通过JAK /STAT3信号转导途径诱导心肌肥大 ,p2 4/p44MAPK途径保护心肌。CT 1也能维持神经元存活 ,并有IL 6样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磨损碎屑颗粒所诱发的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假体-骨界面的骨组织细胞吞噬磨屑颗粒后,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释放细胞间介质因子,而引起假体旁骨改建紊乱,导致假体松动.为了探明不同直径的磨屑颗粒对细胞释放细胞间介质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直径(mean sizeφ0.9 μm、φ2.7μm、φ6.9 μm)的钛颗粒,在浓度分别为0.25wt%,0.1wt%,0.05wt%下与兔成骨细胞共孵育4、8、12、24、36、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白介素6(IL-6)分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钛颗粒均能刺激成骨细胞分泌IL-6因子,但其上调作用因不同直径,不同负荷浓度,不同负荷时间而有所不同.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推移,φ2.7μm和φ6.9 μm钛颗粒对IL-6生成的上调作用持续升高,而φ 0.9 μm钛颗粒的上调作用却呈先升高后快速下降的双相变化过程.结果提示磨屑颗粒能明显刺激细胞释放细胞间介质因子IL-6,而颗粒直径大小不同,上调IL-6的程度有所不同,使得细胞间介质因子影响假体旁骨改建紊乱的机制有所不同,这种由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若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人工关节材质的优化选择及临床预防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03.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IL-6、TNF-α水平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L-6、TNF-α与Graves病(GD)发病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3例GD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6、TNF-α水平变化,并与,13、T4、HT3、FT4、TSH作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1)GD患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01),且两者间呈正相关(P〈0.001)。(2)IL-6、TNF-α与,13、T4、HT3、FT4均呈正相关(P〈0.001),而与TSH呈负相关(P〈0.001)。(3)经治疗后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测IL-6、TNF异常升高可能与GD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经治疗后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提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 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相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 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大鼠的血压、心率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下降,SOD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氧化损伤而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对人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USP22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的表达,选定高表达USP22的SW480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NC siRNA)和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对照组及转染组Hif-1α、Hif-1β、cdc42、RhoA、Smad7、TIMP-1和TIMP-2 mRNA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及2种转染组中USP22及TIMP-2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USP22在SW480细胞中表达量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敲低USP22基因后,TIMP-2表达及SW480细胞侵袭能力均下降(P0.05);敲低TIMP-2基因后,USP22表达无明显变化,SW480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USP22可能通过调控TIMP-2的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06.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对89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IL-2R和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逐步回归。结果:治疗后Graves病患者除促甲状腺激素(TSH)外,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与SIL-2R的上升、下降显著相关。结论:SIL-2R水平能反映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可作为Graves病患者免疫活化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首次研究文冠果果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光谱方法。结果:从文冠果果壳中分得2种甾醇,经鉴定为:(3β,5α,20R,24S)-豆甾-7,反-22-二烯-3-醇和(3β,5α,20R,24R)-豆甾-7-烯-3-醇。结论:2种甾醇在文冠果中均为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PNS)患者发病期及缓解期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检测法、白介素 2 ( IL - 2 )生物活性检测法和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法 ,对 39例 PNS患者及 2 5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IL - 2活性及高亲和力白介素 2受体 ( IL - 2 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NS组2 2例发病期患者的 T淋巴细胞 ( CD3 )、辅助淋巴细胞 ( CD4)、抑制淋巴细胞 ( CD8)以及 IL - 2、IL - 2 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17例缓解期患者的 CD3 、CD4、IL - 2、IL - 2 R高于发病期组 ,但低于对照组 ,且与后两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PNS患者发病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缓解期有所恢复 ,但仍未达正常水平。缓解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 PNS易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有心肌梗死史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Braunwald ⅢB级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6 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中IL-6和CRP.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IL-6和CRP均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显著增高(CRP2.09±3.65mg/L vs 0. 92±0.94mg/L,P<0.05;IL-612.72±13.42pg/ml vs 6.86±2.93pg/ml,P<0. 0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RP>3mg/L者占17.5%,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仅占5%.单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CRP与IL-6之间有显著性相关(r=0.031,P>0.05).结论 IL-6与CRP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均显著增高,可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指标,但未能发现CRP与IL-6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综述了白介素10受体及白介素10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