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581篇
  免费   36124篇
  国内免费   22157篇
耳鼻咽喉   5224篇
儿科学   8728篇
妇产科学   6023篇
基础医学   25353篇
口腔科学   5460篇
临床医学   133332篇
内科学   79773篇
皮肤病学   8565篇
神经病学   20988篇
特种医学   317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1篇
外科学   67200篇
综合类   259719篇
预防医学   58170篇
眼科学   12500篇
药学   113752篇
  1546篇
中国医学   82504篇
肿瘤学   17531篇
  2024年   5031篇
  2023年   17986篇
  2022年   16203篇
  2021年   21276篇
  2020年   21316篇
  2019年   21675篇
  2018年   10179篇
  2017年   19203篇
  2016年   21534篇
  2015年   24554篇
  2014年   43717篇
  2013年   43028篇
  2012年   53738篇
  2011年   58129篇
  2010年   54444篇
  2009年   53101篇
  2008年   58076篇
  2007年   53666篇
  2006年   48926篇
  2005年   50135篇
  2004年   42367篇
  2003年   40758篇
  2002年   31653篇
  2001年   27451篇
  2000年   20272篇
  1999年   14949篇
  1998年   13025篇
  1997年   11298篇
  1996年   9673篇
  1995年   8042篇
  1994年   6186篇
  1993年   4039篇
  1992年   3096篇
  1991年   2988篇
  1990年   2202篇
  1989年   2226篇
  1988年   769篇
  1987年   636篇
  1986年   516篇
  1985年   365篇
  1984年   175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2.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寒战、发热、腹痛"于2018年12月15日入院,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10年前行肾移植)、高血压病(Ⅲ级)、2型糖尿病、慢性病性贫血、消化性溃疡,1个月前因缺血性心脏病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入院时使用药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PCI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入院后,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指标PT、AP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相关血清指标HO-1、GF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GF-β1、IGF-1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相关血清指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入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护理,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组用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急性胰腺炎病因机制认知、临床表现和症状认知、常见并发症认知、复发预防认知;护理前后自我监测能力、定期复查、遵医行为;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组满意程度、自我监测能力、定期复查、遵医行为、急性胰腺炎病因机制认知、临床表现和症状认知、常见并发症认知、复发预防认知、腹部疼痛缓解时间方面相比常规护理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发作性睡病是致残性白天睡眠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旨在减少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改善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与睡眠有关的幻觉。2019年,组胺H3受体拮抗剂替洛利生(Pitolisant)和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索利氨酯(Solriamfetol)分别在欧盟和美国上市,前者具有促醒和抗猝倒作用,后者也有促醒作用,且戒断症状和滥用的发生率更低。目前,控释型羟丁酸钠(FT218)、低钠型羟丁酸盐(JZP-258)、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又称AXS-12)以及莫达非尼联合氟卡尼制剂(THN102)等药物仍在开发和测试中,均可作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的潜在药物。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最近研发的发作性睡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