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52篇
  免费   15518篇
  国内免费   8819篇
耳鼻咽喉   3521篇
儿科学   4726篇
妇产科学   3414篇
基础医学   10286篇
口腔科学   3108篇
临床医学   56473篇
内科学   29674篇
皮肤病学   7674篇
神经病学   9634篇
特种医学   110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1篇
外科学   25372篇
综合类   103690篇
预防医学   27388篇
眼科学   6491篇
药学   46098篇
  586篇
中国医学   42403篇
肿瘤学   7207篇
  2024年   2277篇
  2023年   8753篇
  2022年   7314篇
  2021年   9355篇
  2020年   9101篇
  2019年   9108篇
  2018年   4523篇
  2017年   7878篇
  2016年   9030篇
  2015年   10214篇
  2014年   18190篇
  2013年   17833篇
  2012年   22182篇
  2011年   23961篇
  2010年   22647篇
  2009年   22070篇
  2008年   24733篇
  2007年   22572篇
  2006年   20501篇
  2005年   20904篇
  2004年   17021篇
  2003年   15987篇
  2002年   13292篇
  2001年   11451篇
  2000年   8784篇
  1999年   6525篇
  1998年   5987篇
  1997年   5355篇
  1996年   4910篇
  1995年   4115篇
  1994年   3371篇
  1993年   2207篇
  1992年   1653篇
  1991年   1623篇
  1990年   1215篇
  1989年   1146篇
  1988年   410篇
  1987年   342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185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不适,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和截瘫等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SH3GL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10例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及10例对照组脑组织SH3G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SH3GL2 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为(102.23±54.68),对照组为(44.59±17.12),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分析表明,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的SH3GL2蛋白表达相对水平(229.54±89.82)高于对照组(143.88±59.69),两者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3GL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在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明显增强,提示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H3GL2可能在人类难治性癫的发病机制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患者女.57岁。受凉后出现乏力,左胸部闷胀不适.伴上腹饱胀感.余无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外院胸片提示左下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初步分析人源性多肽pCM-19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掺入破损细胞膜的原理,采用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析(FACSc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pCM-19对靶菌膜的作用机制。结果:FACS分析法结果显示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PI着染细菌比例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PI着染BL-21菌比例增大,20min时达最高水平,20min以后反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有明显的表面形态学的改变,如细菌体积缩小、细菌表面出现皱缩、凹陷似有孔洞形成。结论:人源性多肽pCM-19可能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和(或)细胞膜,通过改变其通透性而发挥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为儿童单纯性肥胖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护理程序安排工作,以家庭、学校中的健康教育为基础,自理行为训练为核心方法,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的综合方案。对40例单纯性肥胖小学生分成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为期2年的护理干预观察。结果 经过2年的观察,肥胖治疗组儿童肥胖度明显下降,身高的增长与正常对照儿童一致。结论 以家庭、学校健康教育为基础的自理行为训练,并动员多方面参与的小学生减肥方案切实可行,收效好。  相似文献   
996.
乌司他丁对大鼠胰性脑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 ,为胰性脑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诱导组和乌司他丁处理组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 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NP模型 ,12h后处死动物 ,测定血清TNFα水平 ,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结果 :经乌司他丁处理后 ,血清中乌司他丁水平、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显著降低(P <0 .0 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脑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例1:患儿,女,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因“反复阵发性睡眠1个月”入院。患1个月因同班一淘气男生打她几次,情绪波动较大后,出现阵发性睡眠,一天发作数次,每次数分钟到半小时,患儿呈入睡状,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反应略慢,呼之即醒,无尿失禁、发热、幻觉、及猝倒,有时站立时思睡,双下肢略摇动,无跌倒,为进一步治疗,来本院住院。查体:心、肺、胰、四肢、神经系统均未见异常。辅助  相似文献   
998.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U 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SUF)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 SUF患者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栓塞剂为聚乙烯醇微球颗粒 (PVA)。结果:栓塞成功率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3~ 2 4个月 ,B超示术后 6个月肌瘤平均缩小 4 5 % ,1例肌瘤消失 ,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 结论 :U AE是治疗 SU F的安全方法 ,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颗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一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②颗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其中13例术后补充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生命表法统计,3年生存率为68.75%。结论: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培养液在 pH值为 6 .8、7.3、7.6条件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人肝癌细胞 74 0 4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MTT法于 96孔培养板上进行杀伤实验 ,测定培养液pH值分别为 6 .8、7.3、7.6状态下 ,rIL - 2、IFN -α2b、ADM、及与维拉帕米联合杀伤人肝癌细胞 70 4 0的差异。结果 pH值为 7.6状态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杀伤效果最佳。pH值为 6 .8、7.3、7.6时 ,IFN -α2b都能增加ADM抗肿瘤作用 ,但pH值为 7.6时 ,IFN -α2b +ADM杀伤效果最佳。结论 在偏硷性环境下 ,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