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31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0篇
综合类   719篇
预防医学   401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56篇
  2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21.
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健康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改变的情况,初步探讨老年人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损害程度的区别.方法 建立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测试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0名健康老年人和40名健康成年人的EBPM和TBPM.结果 与成年组[EBPM(6.25±1.60)分;TBPM(5.38±0.87)分]相比,老年组的EBPM[(2.50±0.85)分和TBPM(4.93±1.07)分]均较成年组差(P<0.01,P<0.05),而EBPM损伤指数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前瞻性记忆的EBPM和TBPM存在双分离.结论 老年人存在前瞻性记忆的损害,EBPM损害较TBPM损害更为显著.EBPM和TBPM的双分离表明其可能有不同的神经机制,推测额叶可能特异性地参与了EBPM.  相似文献   
22.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波  陶惠人 《医学争鸣》1998,19(2):186-188
目的:查明我军基础训练中过劳性损伤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对住院的妊高征患者和对照组正常妊娠共176例进行监测。发现妊高征组较正常妊娠组NST无反应者高4~5倍,故对治疗妊高征所用硫酸镁的剂量是否影响胎儿宫内安危进行前瞻性观察.提示治疗剂量的硫酸镁对胎儿无影响。BPS是综合判定胎儿宫内安危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4.
李丰 《医院管理论坛》2003,20(12):23-25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有幸拜读了庄一强先生的文章,后来又聆听了庄先生有关医院管理的报告,觉得其观点和思路十分新颖,而且颇具前瞻性,便萌发了采访他的念头。在朋友的引荐下,记者前不久在他北京的办公地,就有关医院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一次长谈。 出生于香港的庄先生,80年代中期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任职于  相似文献   
25.
本报告了44例晚期鼻咽癌放疗加羟基脲和左旋米唑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其5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为35%,高于单纯放疗组(16.7%).该方法选用药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易被患接受,值得继续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检测血糖浓度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男性中作为心血管疾病和所有病因死亡预测因子的价值。设计:前瞻性人群研究。背景:欧洲诺福克的癌症和营养学前瞻性队列研究(EPIC-Norfolk)。对象:4662名男性,年龄45-79岁,对1995年-1997年测定基线糖化血红蛋白进行随访,直至1999年12月。主要结果判定指标:所有病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率。结果:与未患糖尿病的男性相比,男性糖尿病病人人的所有病因、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相对危险性分别为2.2、3.3、4.2、P<0.001,且与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无关)。HbA1c可能是男性糖尿病病人死亡危险性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整个人群分布中,HbA1c与所有病因、心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持续相关,其中HbA1c浓度低于5%的人群死亡率最低。HbA1c每增加1%,就意味着死亡危险性增加28%(P<0.002),且与年龄、血压、血胆固醇浓度、体重指数和吸烟习惯无关;这一效应在排除已知糖尿病、HbA1c浓度≥7%、有心肌梗死或中风病史之后仍然存在(经对年龄和危险因素校正之后,相对危险性为1.46,P=0.05)。在男性糖尿病病人中,过高的死亡率发生在HbA1c浓度5%占18%;而在一般男性人群中,发生在HbA1c浓度为5%-6.9%占82%(占人口的大多数)。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似乎可以解释多数男性糖尿病患的高死亡率,并把它视为一个持续存在的危险因子。降低HbA1c不仅对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而且是对整个人群的一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8.
从1985年4月~1986年7月,我们应用单味大黄,对62例胆石症患者,进行前瞻性排石临床观察。临床资料本文观察的62例,均经 B 型超声波、胆囊造影等检查确诊。治疗组42例中,男4例,女38例。年龄20~40岁4例,41~70岁38例占90.5%。胆囊结石30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10例,胆囊并胆管结石者2例。对照组2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31~70岁。胆囊结石12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8例。  相似文献   
29.
澳大利亚眼科研究中心Cheung N等人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糖尿病性视网蟆病变为糖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风险因子。研究纳入了1617例中年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了7.8年,发现有75件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在调整年龄、性别、种族、动脉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因素后,结果显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预测缺血性卒中事件,为独立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