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24篇
  免费   4400篇
  国内免费   1088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371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812篇
口腔科学   293篇
临床医学   11946篇
内科学   4174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338篇
特种医学   32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3773篇
综合类   20546篇
预防医学   3700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10586篇
  139篇
中国医学   6433篇
肿瘤学   12778篇
  2024年   396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1463篇
  2021年   1917篇
  2020年   1773篇
  2019年   2178篇
  2018年   1054篇
  2017年   1980篇
  2016年   2155篇
  2015年   2378篇
  2014年   3792篇
  2013年   3730篇
  2012年   4682篇
  2011年   5136篇
  2010年   4870篇
  2009年   4959篇
  2008年   4896篇
  2007年   4555篇
  2006年   4040篇
  2005年   4040篇
  2004年   3669篇
  2003年   3329篇
  2002年   2965篇
  2001年   2409篇
  2000年   1657篇
  1999年   1223篇
  1998年   903篇
  1997年   666篇
  1996年   612篇
  1995年   410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132名符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后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组应按照科学、合理、随机的标准,两组患者分别均有6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接受卡铂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如:T细胞亚群、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D8、CD4、CD3、CD4/CD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CR+PR+SD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能够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肿瘤切除术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肿瘤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短期内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3.
刘冬博  王勋 《河南中医》2020,40(5):755-758
目的:观察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3周开始接受MV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固本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治疗前,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肺癌术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4.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102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淋巴转移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动脉介入化疗。观察两组VEGF表达和淋巴转移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化疗前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7 d,14 d,21 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抑制VEGF表达,阻碍胃癌淋巴转移,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化疗后的药物使用、化疗后的侵袭性操作以及感染的部位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和原因。结果有45例患者出现了化疗后感染的情况,占总数的41.7%。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在层流病房中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的60%,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患者感染发生率要明显提高。结论做好对环境的通风消毒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探视制度,同时对做好心理、饮食、身体的相关护理,是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康莱特+索拉非尼+TACE)和对照组(n=47,索拉非尼+TACE),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有助于提高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2例肺癌患者进行短期放疗,对比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各灌注参数结果情况。结果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逐渐提升,化疗4个周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4.57%),显著高于化疗1个周期(32.61%),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肺癌患者的TTP及TV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P0.05;化疗1、4个周期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的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1个周期,P0.05;化疗前,有效亚组BF值(96.33±17.87)ml/(min·100g)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BV、PS及MTT值两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亚组化疗4个周期后BF值(63.89±9.65)ml/(min·100 g)、MTT值(6.01±0.81)s显著优于本组化疗前,P0.05;无效亚组BV、BF、PS及MTT值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有效亚组BF、MTT值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完全反应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变情况,能准确评价肺癌化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吴洋  宋燕妮 《现代肿瘤医学》2020,(18):3255-3259
乳腺癌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肿瘤,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都不相同。尽管目前仍在努力为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但其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仍然是肿瘤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往治疗主要依赖于经典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更定量的诊断方法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虽然化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并提高生存率,但它带来的不良反应事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低复发风险(recurrence risk,RS)有可能超过化疗益处。21基因检测不仅可以预测这类早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还可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用药,为患者增添信心。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严重。化疗是结直肠癌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并与营养不良独立相关,化疗后患营养不良风险增大且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同时,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化疗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并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生存率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且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目前营养治疗主要包括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相关指南和研究表明在营养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及肠内营养,仅在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行肠外营养。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之间关系、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方面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肺癌多是邪祟之物郁结留滞致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周晋华主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正虚邪害密不可分,而晚期肿瘤患者虚多实少,全身为虚,当以脾虚为主,“得脾胃者得中央,得中央者得天下”,局部为实,故当以缓治,固脾胃之本培人体之元,周晋华主任运用低剂量规律口服环磷酰胺联合中药紫杉片解毒散结配伍,佐以益气健脾之法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发现对身体基础状况较差的老年肿瘤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此法是从姑息性治疗角度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静脉化疗药环磷酰胺改为口服,在提高老年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减轻化疗副作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提供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