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85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852篇
内科学   30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1622篇
预防医学   49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278篇
  1篇
中国医学   871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葛根素对急慢性乙醇中毒大鼠心脏的保护性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i SQ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2):2035-203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慢性乙醇中毒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中毒组、葛根素干预组,每组8只。实验分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急性实验阶段葛根素干预组分高、低两个剂量。酶法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Mg2+-ATPase、Na+-K+-ATPase,观察心肌组织微细结构的改变。结果与乙醇中毒组相比:葛根素干预组心肌MDA、AST、CPK和血清AST、CPK明显降低(P<0.05,P<0.01),SOD含量增多(P<0.05,P<0.01),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P<0.05,P<0.01),仅急性实验低剂量葛根素干预组Na+-K+-ATPase与乙醇中毒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乙醇中毒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细胞界限模糊不清,慢性组尤为明显,葛根素干预组大鼠心肌微细结构较清晰、规则。结论葛根素对急、慢性乙醇中毒导致的大鼠心脏损伤有保护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自体组织、异体组织、动物来源的硬脊膜替代材料都难达到降低脊髓损伤后致残率与致死率的修复结果.目的: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修复大白兔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70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 组:假手术组(n=10):单纯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后未进行修复;壳聚糖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壳聚糖人工硬脊膜;复合膜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复合膜.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24 h 后,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壳聚糖组(P<0.05).脊髓损伤之后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在6 h 各组潜伏期有明显增加,在24 h 左右到达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脊髓损伤2 d 后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细胞凋亡率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损伤后6,24 h 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果提示在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中应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有利于脊髓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993.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受神经系统调控。目的:观察乙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P物质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mRNA及Run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第2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组培养:实验组加入0.09mol/L乙醇,对照组正常培养。结果与结论:培养11d后,实验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P物质受体、Runx2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表明乙醇改变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神经肽类物质的表达,减弱了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无水乙醇诱导肝脏凝固灶的价值。方法选取新鲜离体猪肝共25个肝叶,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5个肝叶。分别行单点、两点相距0.5cm、两点相距1.0cm、两点相距1.5cm及两点相距2.0cm注射无水乙醇,各点无水乙醇注射量均为2.0ml。注射无水乙醇前、后观察实验区常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应变力弹性成像图(EI)变化,同时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定实验区剪切波速度。实验结束后剖开标本,记录凝固灶的形态、范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注射无水乙醇前后实验区肝组织剪切波速度差异。结果无水乙醇不同注射方式可形成不同形态的凝固灶,常规二维超声下局部区域出现短暂高回声,随之迅速消散,而EI图可显示较恒定红色硬变区,比常规二维超声更接近实际凝固灶;但对于间距小于0.3cm的双凝固灶,EI图难以分辨。凝固后的肝组织剪切波速度均明显增高,与注射无水乙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凝固性坏死的肝组织硬度增加。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反映肝脏凝固灶力学变化,是常规二维超声的有力补充,但细微分辨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95.
75%酒精联合金黄散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75%酒精联合金黄散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0例Ⅱ期压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先用75%酒精湿敷患处10min后,再用金黄散加蜂蜜外敷。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75%酒精联合金黄散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显著,且可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昆明彝族地区酒精依赖患者乙醇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为揭示酒精依赖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98例彝族酒精依赖患者设为患者组,抽取同期同地区215名彝族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技术测定两组被试乙醇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对两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测定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组乙醇脱氢酶2*1/乙醇脱氢酶2*1基因型分布及乙醇脱氢酶2*1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乙醇脱氢酶2*2/乙醇脱氢酶2*2基因型分布及乙醇脱氢酶2*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酒精依赖患者乙醇脱氢酶2*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而乙醇脱氢酶2*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下降;乙醇脱氢酶2*2等位基因是酒精依赖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直-8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 h.因发现左肾结石半年入院.行体外振波碎石治疗后辅以头孢哌酮钠3 g,每日1次静脉滴注,输注7 d.停药1 d后患者晚餐饮用啤酒500 ml,15 min后即感头晕、全身皮肤发红、多汗、胸闷、憋气,随即步行回病房.  相似文献   
998.
姜恒  韩威  刘彦华  曾德权  黎敏  赵燕  马骄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167-1169
目的介绍运用热乙醇法提取高纯度猪血白蛋白的改良工艺流程。方法采用热乙醇法,在合适的恒温时间和pH值的条件下,分离提纯猪血清白蛋白。结果猪血白蛋白的纯度〉97%,回收率〉80%。检测结果显示,其理化指标均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的要求,适合扩大到中试生产。结论该法与低温乙醇法、利凡诺法和盐析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纯度和回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乙醇治疗大白兔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疗效.方法 将5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乙醇组25只、生理盐水组20只和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对照组13只.将乙醇组15只、生理盐水组8只、对照组8只兔分别放入动物舱内,在15 min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至0.6 MPa,停留60 min,然后用5min匀速减压至常压出舱,制成急性脊髓型减压病模型.乙醇组出舱后30 min用25%乙醇溶液(3ml/ks),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入血管;生理盐水组注射(3 ml/kg)生理盐水;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所有兔均在造模前和出舱3d后行Tarlov法评估后肢运动、做MRI及测量脊髓诱发电位,随后处死,解剖,观察腹腔脏器并取胸腰段脊髓行HE染色和光镜检.结果 (1)Tarlov评分:乙醇组(4.31±0.63)分,生理盐水组( 1.25±0.50)分(与乙醇组比较,P<0.01);对照组(1.20±0.83)分(与乙醇组比较,P<0.01).(2)MRI检查:乙醇组胸腰脊髓轻度肿胀,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胸腰段脊髓肿胀,正常形态消失,并可见散在局灶性和弥漫性T2W高信号影.(3)SCEP检测:乙醇组的脊髓诱发电位N21潜伏期和波幅无明显变化,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的脊髓诱发电位N21潜伏期较进舱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E染色后,乙醇组光镜下仅见脊髓内少量散在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解剖可见尿潴留、肠胀气,光镜下可见脊髓弥漫出血、淤血、大量空泡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乙醇有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一种应急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快速、准确、方便检测血液乙醇含量。方法: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液乙醇含量(只需将血离心测血清或血浆)。结果:乙醇在线性范围0~320 mg/100ml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回收率95.8%~98.3%,与顶空气相色谱法相关系数为0.996。结论:干化学法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灵敏度高、标本用样量少、全自动化,精密度、回收率、重现性结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