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1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554篇
内科学   28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1443篇
综合类   929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0篇
  3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端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80例输尿管远端小结石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参照组给予结石通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则差异不大。结论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端小结石,有利于结石的排出,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镜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及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应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的18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及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中情况及手术经验。结果 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2.7±22.5)min,术中出血(132.8±53.1)ml,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1.6±0.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4±0.5)d,术后住院时间(7.1±1.7)d。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3±4.9)个月,无并发症,无输尿管再次狭窄。结论双镜联合技术可实现输尿管狭窄段/损伤段精确定位及准确切除,并实现输尿管原位吻合,没有解剖学结构改变,是一种安全可行、对机体创伤小且术后康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输尿管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输尿管负压吸引鞘46例(治疗组),未应用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肾盂内压、术后肾绞痛、石街形成情况、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降钙素原(PCT)浓度、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肾盂内压在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在1个月后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清除率为82.0%,而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7%,清除率95.6%,治疗组患者结石治疗有效率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6.3±5.2)和(108.6±3.5)min,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肾绞痛例数分别为13和2例(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石街形成例数分别为11和2例(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SIRS分别为10和2例,治疗组术后肾绞痛和石街形成、SIRS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8±1.1)和(7.7±1.2)d,住院费用分别为(23 067.5±392.8)和(21 957.3±378.6)元,治疗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PCT分别为(1.5±0.3)和(0.3±0.1)ng/ml,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4.6±0.5)×109/L和(6.4±0.6)×109/L,术后治疗组患者PCT和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安全、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同时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04.
沈俊  白剑峰 《安徽医药》2015,36(9):1118-1120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道外科2003年2月至2014年12月施行胆道镜检查的4 0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所有4 092例行胆道镜检查的患者中,1 399例术后发现有胆道残余结石,残余结石率为34.18%。1 399例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共经窦道取石2 672次,手术时间(24.19±13.42)min,并发症发生率为5.18%,残石率为0.37%。结论 胆道镜用于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王洪彪  肖锦铖 《安徽医药》2015,36(12):1541-1543
目的 评价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涡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259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为路径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256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比例、术后并发症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3±1.6)d,手术前住院天数为(1.2±0.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较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和检查费增加,药品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路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升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老年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术后进行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86例进行腹腔镜胆道切开T管引流术的患者,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进行术前心理宣教和护理,有针对性的实施老年基础病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老年患者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结论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老年患者的手术配合率,提升老年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7.
The use of bile acid dissolution therapy in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of gallstones, remains controversial. Our study examined whether chemolitholysis after sufficient disintegration enhanced stone clearance within 6 months of the first lithotripsy. A total of 143 patients who developed one to three radiolucent stones measuring⪯30 mm in diameter were randomly separated into two treatment groups: 47% were given lithotripsy alone, and 53% lithotripsy plus 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Repeated piezoelectric lithotripsy was given, with no limit on the total number of treatment sessions, to pulverize or disintegrate stones into fragments<3 mm. Stones were disintegrated in 97% of all patients, and the fragments were ⪯2 mm in 50% of these patients. According to an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52% in the lithotripsy alone group and 58% in the UDCA group were free of stones 6 months after the first lithotripsy (P=0.61). Of the patients with fragments⪯2 mm, 71% in the former and 86% in the latter group were free of stones 6 months after the first lithotrips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Biliary pain occurred in 25% of all patients, including 3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ufficient disintegration of gallstones achieved with repeated lithotripsy enhanced the early clearance of fragmen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chemolitholysis was employed.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5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MPCNL治疗,观察结石清除效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一期手术结石取尽率为96.7%,所有患者均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引流。平均住院天数为7.6d,平均手术时间为3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ml。术后半年随访显示,无感染、出血、肾功能丧失、结石复发、肾周积液出现。结论:MPCNL能有效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清石率高,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常规取石技术仍未能取出的结石,被认为是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经过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为评估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纳入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并诊断为可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于同一次住院期间行EUS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开腹探查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US及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结果,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46例确诊胆总管结石,EUS诊断准确43例,MRCP诊断准确35例;14例患者证实胆总管结石阴性,EUS诊断准确12例,MRCP诊断准确13例。EUS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MRCP[93.48%(43/46)比76.09%(35/46),χ2=4.128,P=0.042]。结石直径≤1.0 cm者45例,其中EUS确诊42例,MRCP确诊34例(诊断准确率93.33%比75.56%,χ2=4.145,P=0.042);直径≤0.8 cm者39例,其中EUS确诊36例,MRCP确诊28例(诊断准确率92.31%比71.79%,χ2=4.266,P=0.039);直径≤0.5 cm者26例,其中EUS确诊24例,MRCP确诊16例(诊断准确率92.31%比61.54%,χ2=5.038,P=0.021)。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面,EUS有明显的诊断优势,且诊断准确性不受结石大小的影响,因此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但MRCP结果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行E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