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05篇
  免费   7977篇
  国内免费   2883篇
耳鼻咽喉   262篇
儿科学   821篇
妇产科学   787篇
基础医学   4070篇
口腔科学   891篇
临床医学   8104篇
内科学   5311篇
皮肤病学   681篇
神经病学   1416篇
特种医学   1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274篇
综合类   17507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23篇
预防医学   5515篇
眼科学   460篇
药学   9281篇
  260篇
中国医学   23016篇
肿瘤学   1992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612篇
  2022年   2511篇
  2021年   3822篇
  2020年   3913篇
  2019年   2671篇
  2018年   2361篇
  2017年   3195篇
  2016年   3179篇
  2015年   2898篇
  2014年   6680篇
  2013年   5762篇
  2012年   5869篇
  2011年   6069篇
  2010年   4919篇
  2009年   3754篇
  2008年   3254篇
  2007年   3448篇
  2006年   2831篇
  2005年   2351篇
  2004年   1909篇
  2003年   1615篇
  2002年   1275篇
  2001年   1108篇
  2000年   920篇
  1999年   711篇
  1998年   583篇
  1997年   529篇
  1996年   411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329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76篇
  1987年   198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387篇
  1984年   297篇
  1983年   248篇
  1982年   216篇
  1981年   205篇
  1980年   161篇
  1979年   99篇
  1978年   90篇
  1977年   74篇
  1976年   53篇
  1975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炮制影响中药中多糖含量,多糖含量随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增加或减少。结论:中药制剂及临床应用应根据用药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中药炮制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中药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血糖的作用。方法 将 110例男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5 7例单服抗精神病药物 ,研究组 5 3例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加服中药滋阴汤。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2个月测定空腹血糖 ,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在治疗 1,2个月时血糖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结束时对照组中有 2例患者血糖值超过正常值的最高限。结论 中药能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血糖增高。  相似文献   
993.
中药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洁  李竹庭 《天津中医药》2004,21(3):227-228
提高机体的抗癌力和自修力,驱除邪气,抑制肿瘤和杀灭癌细胞,是治疗肿瘤的根本法则,临床常用中草药经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有其特点,它可以通过提高和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提高和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配合其他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毒副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口服加灌肠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温通散瘀为治则的口服及灌肠中药综合治疗 ,并与口服中药组、丹那唑组对照比较 ,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观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结果]3组有效率及受孕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有效率及受孕率均优于口服中药组(P<0.05) ,受孕率优于丹那唑组 (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内服与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5.
民族药臭灵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菊科四棱峰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D.C)benth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等,组织特征为茎维管束23~29个;叶中脉维管束5~8个;全体密被非腺毛。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了理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张宗明 《中医教育》2004,23(3):56-58
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实际,从创新教材建设、强化课堂讨论环节、构建教学网络平台、指导学生撰写医哲论文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97.
中医药短期对外教学的现状分析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良宵 《中医教育》2004,23(3):75-76
中医药短期对外教学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分析其现状和特点,提出依托国内整体学术实力和中医药发源地的地理优势来发展高层次的中医药对外教学.同时,建立独特的教学模式,加强专业语言沟通,编写合适的外文中医药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中医药短期对外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998.
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必须具有必要的西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不是单纯的培养中医治疗人才,而是培养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各类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应是多样化、多元化.对人才培养应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招生应采取按类招生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减轻学生负担,给其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坚持主辅修,为学生开拓发展的空间.人才培养应强调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的授课要多样化;应重视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突破传统适应需要创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南中医学院1993年率先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套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首编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课程系列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创建适应新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队伍."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培养模式的实践产生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从总体层面扼要回顾了中医基础几十年研究工作状况,总结出目前研究工作7个方面的特征,包括找核心、找特征、找实质、找结合点、找突破口、找切入点、找方法等.提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现状,认为应对理论范畴、研究方向呈现的峰值、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类、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困惑的原因及任务与发展等8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为制定本学科的发展规划、把握和调整中医基础理论未来走向、开展课题招标、衡量评估重点学科和学科建设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