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7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005篇
内科学   84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45篇
特种医学   2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86篇
综合类   96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9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922篇
  6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5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便携式输液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由8031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输液设备,阐述了其原理和组成,它可以自动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具有报警功能,成本低但性能好,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以及药品成分分析等场合。  相似文献   
92.
分析了某些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中部分化学性能测定结果重现性差并常常引起不合格的原因,提出生产工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地氟醚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男27例,女17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44例,随机分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加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24例,地氟醚加芬太尼静吸麻醉组(DF组)20例。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3、24h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恢复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①两组病人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即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BIS)术中维持在40~60,各时间点MM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仅在术后1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3h即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h TCI组有6例(25%)、DF组有9例(42.9%)病人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3hDF组有2例(10%)病人的MMS值较低(〈28分),而TCI组所有病人认知功能已恢复。②TCI组呼吸恢复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0.03和0.02)。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也早于D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③TCI组在拔管即刻的OAAS评分高于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④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可引起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地氟醚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似。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初步探讨黄芪注射液加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方案(A组:51例)、纳洛酮治疗方案(B组:49例)、黄芪注射液加纳洛酮治疗方案(C组:53例),对15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并于入院后第7、14、28天分别进行血肿体积、水肿容积测量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入院后第7天三组血肿体积、水肿容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4天C组分别与A、B组比较,血肿体积、水肿容积均显著减小(P<0.05),但A与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28天C组分别与A、B组比较,血肿体积、水肿容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纳洛酮治疗方案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术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区域联合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给予化疗药-碘油乳化剂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5例1~3月内再次出血并给予了二次栓塞治疗,10例确切止血未见复发。抗肿瘤疗效观察,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于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患者,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同时选择性、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止血治疗措施,同时也是宫颈癌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颅骨钻孔术镇静的可行性及血浆靶浓度。方法:随机选择颅骨钻孔术老年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术前将患者性别、年龄和体重输入TCI泵,采用Marsh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0.5μg/ml为初始靶浓度(血浆靶浓度)开始输注丙泊酚,根据OAA/S镇静评分适当调整靶浓度(靶浓度每隔5min增加0.1μg/ml),直至患者镇静深度稳定于OAA/S镇静评分为3分,记录OAA/S镇静稳定时的靶浓度。观察指标以靶控输注给药前MAP、HR、RR、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ICP为各自基础值,观察基础、切皮前、切皮和钻孔时的MAP、HR、SPO2、BIS、ICP值变化和镇静满意程度及术后恢复时间(从停药至OAA/S评分为4分)。结果:OAA/S镇静稳定时的血浆靶浓度为(1.22±0.13)μg/ml,术中各时点MAP(P>0.01)和ICP较基础值有显著下降(P>0.05),但MAP下降幅度在10% ̄17%,BIS值介于67 ̄72(平均为69.9±1.4),HR和RR无显著变化,患者镇静效果满意。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可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在颅骨钻孔术中血浆靶浓度以(1.22±0.13)μg/ml为参考指标,可获得理想的临床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97.
张映松  张桂荣  张佳思 《重庆医学》2006,35(22):2065-2066
目的探讨碟脉灵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8例。其中治疗组39例,用碟脉灵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39例用雏脑路通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用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1)血液流变学改变: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显著下降,和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用药后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碟脉灵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急性期脑梗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8.
The authors report a case in which catheter‐related difficulties occurred with a port‐catheter system implanted to perform repeated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The port‐catheter system had been percutaneously implanted with the catheter tip fixation method, and a side hole had been created in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for placement in the common hepatic artery. Four months after port‐catheter placement, however,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became bent at the location of the side hole in the proper hepatic artery. Subsequently, the side hole moved into the left hepatic artery, resulting in a lack of distribu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o the tumours in the segments of the liver supplied by the right hepatic artery. This situation was easily corrected with a simpl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ethod so that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could be resumed with sufficient distribution over the entire liver. To our knowledge, such a problem involving a port‐catheter system implanted with the catheter tip fixation method and its management thereafter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99.
静脉输液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荣凌  张先洲  宋金春 《中国药房》2005,16(21):1637-1639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1996年、1999年、2002年、2004年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输液的利用情 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液品种数、总量、总金额均逐年增加,输液销售总额占全年药品总额的10%左右;营养类和电解质类输 液的用量占大部分,其中葡萄糖和氯化钠注射液占总输液量的74%;治疗类输液增长快速,以抗感染类为主;每瓶输液疗法药品费 用逐年增加,输液疗法涉及药品金额为全年药品总额的60%。结论:输液的用量和消耗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兔脑海马c fos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日本大耳兔 ,随机分为 3组 ,即对照组 ,浅麻醉组 ,深麻醉组。浅麻醉组 ,深麻醉组予以异丙酚靶控输注 (TCI)达到所需麻醉状态 30min后断头处死 ,0~ 4℃分离取脑 ,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海马各区c fos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海马CA1区 ,齿状回(DG)区c fosmRNA表达水平随着麻醉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P <0 .0 5 )。海马CA3区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异丙酚可能通过影响c fosmRNA的表达 ,从而影响随后反应基因的转录而发挥抑制中枢的作用且此作用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