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52篇
  免费   2628篇
  国内免费   2137篇
耳鼻咽喉   114篇
儿科学   788篇
妇产科学   265篇
基础医学   2616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5619篇
内科学   2685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8792篇
特种医学   20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05篇
综合类   878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18篇
眼科学   1578篇
药学   4233篇
  54篇
中国医学   3109篇
肿瘤学   25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1276篇
  2020年   1278篇
  2019年   991篇
  2018年   1028篇
  2017年   1274篇
  2016年   1414篇
  2015年   1382篇
  2014年   2484篇
  2013年   2562篇
  2012年   2477篇
  2011年   2532篇
  2010年   2114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2014篇
  2007年   2034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1801篇
  2004年   1494篇
  2003年   1444篇
  2002年   1221篇
  2001年   1082篇
  2000年   983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617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218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41篇
  1981年   159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54篇
  1977年   40篇
  1976年   31篇
  197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 ,探讨防治策略及护理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 3 62例ACVD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ACVD病人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为 47.5 1% ,病死率为 11.88%。 [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与治疗 ,并采取措施积极调控机体应激状态 ,加强护理 ,有助于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2.
胰岛素抵抗和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博文  田桂玲 《天津医药》2005,33(11):688-68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脑出血的关系,为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2例脑梗死(脑梗死组)、40例脑出血(脑出血组)及3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ISI低于对照组(P〈0.05),而FINS高于对照组(P〈0.05),FB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梗死的CT特征,探讨其发生机制,揭示其对疾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轻微外伤引起的脑梗死多发于儿童,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内囊区,预后较好;重症外伤引起的脑梗死好发于成人,发病部位多见于颅内血肿同侧,且大脑后动脉支配区域最为多见,预后较差。结论CT扫描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及联合移植应用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观察BDNF和N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BDNF对内源性和外源性N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s,BrdU标记.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组(MCAo组);B组(MCAo+BDNF组);C组(MCAo+NSCs组);D组(MCAo+BDNF+NSCs组),每组16只,移植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用免疫组织化学行BrdU、nestin、BrdU/NSE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移植后的2、4周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A组5.3±0.5、5.3±0.5;B组4.0±0.8、3.8±0.5;C组3.5±0.6、3.5±0.6;D组2.0 ±0.8、1.8±1.0,D组显著好于其他3组(P<0.05),B组与c组显著好于A组(P<0.05).nes.tin阳性细胞数:A组1.24±1.13,B组2.59±1.44(P<0.05),BrdU阳性细胞数:A组0.52±0.68,B组1.65±1.10(P<0.05).BrdU阳性细胞数:C组6.08±1.52,D组10.26±1.96(P<0.05),BrdU/NSE双阳性细胞数:C组1.74±1.04,D组3.58±1.20(P<0.05).结论 BDNF和NSCs移植单独及联合应用对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BDNF对内源性NSCs的激活、增殖有促进作用,对外源性NSCs的增殖、迁移及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专业知识确定与出血性脑梗死有关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大面积梗死灶、使用抗凝剂或溶栓治疗、糖尿病史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关系不大。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使用抗凝剂或溶栓、糖尿病患者发生梗死后出血的几率增大,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77.
BACKGROUND: Perfusi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 (5-HTT) gene (5-HTTLPR, SLC6A4) on resting brain function of healthy individuals. METHODS: Twenty-six healthy subjects, half homozygous for the 5-HTTLPR short allele (s/s group) and half homozygous for the long allele (l/l group), underwent perfusion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uring a resting state. The two genotype groups had no psychiatric illness and were similar in age, gender, and personality scor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l/l group, the s/s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sting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in the amygdala and decreased CBF in the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modulation in these regions by 5-HTTLPR genotype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by variations in brain anatomy, personality, or self-reported mood. CONCLUSIONS: The 5-HTTLPR genotype alters resting brain function in emotion-related region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including the amygdala and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Such alterations suggest a broad role of the 5-HTT gene in brain function tha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for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78.
[背景 ]比较分析 88例不同年龄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头部CT所见 .[病例报告 ]将 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对发病因素、症状、体征和头部CT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发病因素中有高血压者占 6 4 % ,心脏病者占 2 3% ,糖尿病者占 2 5 %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占 30 % ,高脂血症者占 4 5 % ,吸烟者占 5 2 % ,有家族史者占 33% .非老年组中初发者多见 ,有头痛、头晕及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者比老年组多见 ,而偏瘫、四肢瘫、构音障碍及意识障碍者则老年组多见 .头部CT示单梗塞灶者在非老年组多见 ,多梗塞灶、脑白质脱髓鞘及脑萎缩者在老年组多见 .[讨论 ]脑梗死病人因年龄不同 ,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头部CT所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揭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丘脑钙调磷酸酶(CaN)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CaN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分别测定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病灶侧丘脑CaN的活性和含量。结果 缺血后24h始丘脑CaN的含量下降且不恢复;CaN的活性在缺血后2h和4h减弱,6h始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见,CaN的活性与含量分离。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丘脑CaN活性独特的时间变化规律显示其参与介导继发性丘脑损伤,可能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模拟高原模型,应用脑干湿重比率法定量脑水肿情况、应用荧光素钠透过率测定BBB通透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脑组织VEGF mRNA含量以及应用蛋白印迹法半定量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大鼠在高原24 h后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高(P<0.05),荧光素钠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VEGF mRNA转录及其表达显著增高(P<0.001)。结论:VEGF表达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