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道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96位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训练为试验组1,生物反馈训练为试验组2,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三个月肠镜结果对比、回纳术后排便次数、腹痛、排粘液便、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估值。结果 试验组1临床疗效高于试验组2和常规治疗组(P<0.05),试验组2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试验组1回纳术后并发症腹痛、粘液便、排便次数明显低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盆底肌力评估值试验组1和试验组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无明显差别(P>0.05)。肠镜下结果有无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息肉试验组1明显优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能提高改道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术后腹痛、排粘液便、排便次数增多症状,提高盆底肌力,减少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息肉发生率,减少了远端肠管改道性结肠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的 研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入组5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强迫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研究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更为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
36.
Qigong is a therapeutic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at combines slow, soft movements and postures with breath control and a special mental state of ‘awareness’. TCM holds that the practice of Qigong promotes the ‘circulation of qi’ in the human body, the ‘flow’ of upward yang qi and downward yin qi to establish ‘balance’. In Western terms, this may be generally equivalent to vegetative homeostasis and the emotionally balanced state induced thereby. Researchers have often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movements of qi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skin's electrical resistance. However, these methodologies have proven difficult to gauge, validate, repeat, and interpret. We aimed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by measuring the skin's electrical potential between two points of the same system. The main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skin's electrical potential changes in acupoints from the Ren Mai and Du Mai conduits, or meridians, as well as in other points of interest, during Qigong practice. While participants performed a specific Qigong exercise called ‘White Ball’, we observ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kin electrical potential on Mìngmén (GV 4), Shèndáo (GV 11) and Baihuì (GV 20), from the Du Mai conduit, as well as on Huiyin (CV 1), Qìhai (CV 6), Zhongwan (CV 12) and Dànzhong (CV 17), from Ren Mai. These observation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CM theory and may contribute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vegetative physiological chang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qi flow’ in TCM.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TVT治疗失败的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13例,其中术后中度SUI患者9例,重度SUI患者4例,均给予AM800B尿失禁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时间20~30min/次,每周3次,疗程2个月。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5.3个月。13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5%(8/13),其中术后中度SUI的有效率为77.8%(7/9),重度SUI的有效率为25%(1/4)。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以作为TVT术后失败患者的补救治疗措施,尤其适合术后中度SUI的患者。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就诊的120名轻度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凯格尔运动进行盆底肌肉训练3个月,对实验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最大收缩电位、Ⅰ类肌平均肌电位和Ⅱ类肌平均肌电位以及盆底肌Ⅰ类肌肌力和Ⅱ类肌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23、1.321、1.894、3.263、4.236,均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1.67%),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786,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方便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初产妇和经产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客观评估,运用国际尿失禁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以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初产妇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快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和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初产妇组经产妇组疗效观察:初产妇组快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比经产妇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ICIQ-SFChinese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且初产妇组的评分差高于经产妇组;初产妇组自觉症状好转率为91.96%,经产妇组自觉好转率为83.9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  相似文献   
4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GERD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仍然以针对其攻击因子,尤其是三联疗法(PPI)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抑酸治疗并不能改变引起反流的低张力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能加快胃排空,也不能缩短反流物暴露食管的时间等诸多动力因素。GERD最理想的治疗措施是纠正胃食管反流的病理生理和改善抗反流防御屏障功能。为此,我科观察了膈肌生物反馈训练对GERD的康复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