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医学领域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疼痛,屈伸困难,长此以往,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目前,临床医学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干预,大多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手术混合治疗手段.针刀治疗属于手术治疗范畴,总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减少并发症出现几率,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  相似文献   
32.
弯形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弯形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TF)的疗效。方法: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共177例(199指),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68指),对照Ⅰ组58例(65指),对照Ⅱ组59例(66指)。治疗组采用弯形针刀法,对照Ⅰ组采用直形针刀法,对照Ⅱ组采用局部封闭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Ⅰ组为72.4%,对照Ⅱ组为69.5%。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P〈0.01)。三组术后即刻VAS评分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两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三组术后即刻体征及术后3个月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体征改善程度优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弯形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损伤小,操作简便,可作为临床治疗Ⅱ、Ⅲ度TF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的机理。方法 1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共3周。采用JZL-Ⅱ软组织张力计垂直于触诊压痛最痛点皮肤平面,测出该点的500 g压力位移与组织能量吸收比,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时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500 g压力位移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组织能量吸收比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而电针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刀组随访时与治疗前差值显著大于电针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不仅能够使关节周围软组织刚度增高,且能增强其变形能力,从而恢复关节的力学平衡,这可能是针刀治疗KOA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Ⅰ型胶原及相关代谢酶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电针组则同时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取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1、MMP-2以及TIMP-1、TIMP-2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1、MMP-2较正常显著升高,TIMP-1、TIMP-2含量较正常显著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0.01),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Col-Ⅰ、MMP-1、MMP-2较模型组有上升趋势,TIMP-1、TIMP-2含量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中MMP-1、TIMP-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可调节模型动物第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s和TIMPs的合成和分泌,对ECM降解和重组之间的动态平衡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药物电针刀疗法对骨关节炎家兔一氧化氮(NO)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关节制动的方法复制骨关节炎(OA)模型,18只造模成功的中国家兔,随机分为药物电针刀组(简称 A组)、液针刀组(简称 B 组)和对照组(简称 C 组),A 组用药物电针刀加手法治疗,B 组用液针刀加手法治疗,C组仅予以手法治疗,每3日1次,疗程为1个月。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关节滑液中 NO 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A、B、C 组关节滑液中 NO 的含量分别为(33.67±17.72)μmol·L~(-1)、(58.90±22.07)μmol·L~(-1)和(83.30±16.20)μmol·L~(-1),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5.27±10.82)%、(51.71±12.42)%和(74.80±9.37)%,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液针刀加手法相比较,药物电针刀疗法加手法能更显著减少关节液 NO 的含量,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而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对骨关节炎家兔NO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关节制动的方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18只造模成功的中国家兔,随机分为高频电火花水针组(简称A组)、水针刀组(简称B组)和对照组(简称C组),A组用高频电火花水针加手法治疗,B组水针刀加手法治疗,C组仅予以手法治疗.1次/d,疗程为1个月,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关节滑液中NO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A、B、C组关节滑液中NO的含量分别为(33.67±17.72)μmol/L、(58.90±22.07)μmol/L,(83.30±16.20)μmol/L,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5.27±10.82)%、(51.71 ±12.42)%和(74.80±9.3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水针刀相比较,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能更显著减少关节液NO的含量,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髌腱腱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超声定位下对18例髌腱腱病患者髌腱内高密度强回声区组织进行针刀治疗,治疗后4周随访.对比治疗前后髌腱内高密度强回声区组织的弹性应变率和11点数字疼痛评分(11-point numerical radng scales,NRS)变化.结果 治疗后高密度强回声区组织弹性应变率和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可降低髌腱内瘢痕组织的硬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采用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OD及MDA含量变化更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含量,进而良性调节血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从而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针刀微创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刀微创技术对患儿双下肢进行切割松解。每月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3个时间段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足背屈角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GMFM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及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刀微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够迅速取得显著的疗效,同时针刀微创治疗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臭氧注射联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以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臭氧联合针刀组和理疗组。理疗组给予磁疗加红线外治疗,20 min/d,共2周;臭氧联合针刀组按照操作程序向膝关节腔内注入30 ml臭氧并行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两次。比较两组疼痛、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经理疗及臭氧联合针刀治疗后,两组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0、3.35、4.28;2.24、4.38、3.25,P均<0.05);臭氧联合针刀组治疗后疼痛较理疗组治疗后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5、5.23、3.71,P均<0.05)。结论臭氧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相对理疗减轻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