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5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本市2005年不同来源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表型和ctxA毒力基因特征。方法:以PCR方法,对所有菌株进行ctxA毒力基因检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所有菌株均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从病人和外环境中分离出的0139群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从病人中分离出的0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均产毒,外环境中分离出的非流行株少数也产毒。0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耐药谱较01群霍乱弧菌菌株广;两者对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市2005年霍乱的流行株都是产毒株,但产毒株不一定是流行株。药敏结果显示,对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应采取不同抗菌治疗,0139群霍乱弧菌多重耐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区居民的主要腹泻病原菌,为建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采集监测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标本,分离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314份标本共分离各类病原菌51株(16.24%),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最高,占总检出率的49.02%,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49%和15.69%,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未检出;女性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50.98%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1~40岁(P<0.001);检出的2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其6个血清型,其中O3和O4血清型最为多见,分别占64.00%和20.00%。结论肇庆市城区居民主要腹泻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O3血清型,患者主要为中青年。  相似文献   
23.
Pore-forming toxins (PFTs) are a distinct class of membrane-damaging cytolytic proteins tha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wards the virulence processes employed by various pathogenic bacteria. Vibrio cholerae cytolysin (VCC) is a prominent member of the beta-barrel PFT (beta-PFT) family. It is secreted by most of the pathogenic strains of the intestinal pathogen V. cholerae. Owing to its potent membrane-damaging cell-killing activity, VCC is believed to play critical roles in V. cholerae pathogenesis, particularly in those strains that lack the cholera toxin. Large numbers of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mechanistic basis of the cell-killing activity of VCC. Consistent with the beta-PFT mode of action, VCC has been shown to act on the target cells by forming transmembrane oligomeric beta-barrel pores, thereby leading to permeabilization of the target cell membranes. Apart from the pore-formation-induced direct cell-killing action, VCC exhibits the potential to initiate a plethora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that may lead to apoptosis, or may act to enhance the cell survival/activation response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arget cell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present a concise view of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e multiple aspects of these cellular responses, and their underlying signaling mechanisms, evoked by VCC.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实验观察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诱导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凋亡的过程.方法 建立小鼠树突状细胞(DC2.4株)与创伤弧菌(Vv1.1758株)混合培养模型,DAPI荧光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DNA Ladder检测凋亡细胞的DNA片段化水平分析,Annexin V FITC/PI染色分析DC2.4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caspase-8活性,JC-1荧光标记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 Vv1.1758株与DC2.4细胞混合培养4h时DAPI荧光染色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染色质浓缩及边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凋亡条带;2、4、6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8±9.8)%、(54.3±12.7)%和(68.2±14.6)%;1、2、4h线粒体膜电位(△ψm)分别下降了7.1%、16.1%与46.7%;caspase-8活性在1.5h增高,2h达高峰(2.48±0.19) U/μg,而caspase-3活性于3h开始增高,4h达高峰(1.91±0.16) U/μg.结论 创伤弧菌诱导树突状细胞可通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激活caspase-8启动子两条途径,最终活化效应因子caspase-3,促使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为霍乱疫情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ctxB基因序列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均携带毒力基因ctxA?ace?zot? toxR? tcpI?ompU?rtxC?tcpAEL?hlyAEL,且CTXB氨基酸序列为古典型;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100%耐药,且均为多重耐药株;除VC201014外,其余14株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度达100%?结论:2010年9月初至10月初,发生在江苏省徐州?淮安?宿迁?南京4个地市的O1群霍乱疫情可能是有关联的暴发流行,2010年8月底发生在连云港的O1群霍乱疫情是一起散发疫情,与上述四地的霍乱疫情可能没有流行病学关联,所有疫情的病原均为非典型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分析北京某城区2011—2013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特征,为感染溯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区域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179份,对其培养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析。结果 1 179份标本,共培养肠道病原菌330株,其中检出居前4位的肠道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属93株(28.18%)、沙门菌属69株(20.91%)、副溶血性弧菌44株(13.33%)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3.33%)。18株宋内志贺菌PFGE分为8个型别,聚类相似度接近88%;69株沙门菌属细菌分为18个血清型,共41种PFGE型别,其中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带型;23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型别较为分散。结论 3年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的血清型和PFGE带型分布较为广泛,应注意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的PFGE优势菌型,警惕其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1株柳珊瑚共附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手段,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柳珊瑚Echinogorgia rebekka中分离获得的共附生链格孢霉属真菌Alternaria sp.(WZL003)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以海洋病原菌和污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对象研究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获得1个对V.anguillarum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macrosporin。结论初步的抑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破坏鳗弧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胞内大量内容物外泄,最终导致菌体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macrosporin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分析进化关系,通过VFDB数据库获得其毒力基因分布。结果 来源于淡水养殖环节和来源于病人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53株菌株均具有黏附、趋化运动、抗吞噬、毒素及酶类等功能的8类毒力相关因子基因,缺失辅助定植、毒素共调、分泌等功能的毒力相关因子基因和副霍乱肠毒素等4个毒素基因。部分毒力相关因子或部分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毒力基因不全。与3株来源于病人的菌株相比,二者毒力因子基因携带情况相近,除MSHA Ⅳ型菌毛毒力因子mshA基因、荚膜多糖wbuB基因、wbfY基因、rmlB基因、血红素受体hutA基因及Ⅲ型分泌系统vscC2和vcrD2基因外,部分菌株二者携带相同的毒力因子基因。53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属19个ST型,ST4和ST5是优势ST型,养殖环节来源的菌株与病人来源的菌株分属不同的ST型。19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其中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17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病人来源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2个ST型与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ST1、ST2、ST6和ST10属同一簇,与ST1有6个等位基因位点存在差异。结论 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MLST分型多样化,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因子,不同来源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相同,虽然分属不同的ST型,但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