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3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常国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32-32,F0003
目的分析并评价代文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采用代文胶囊进行治疗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76例口服80mg/d,44例口服160mg/d。其中66例为显效,占55%,42例为有效,占5%,12例为无效,占10%,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120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的T/P比值为71.94%(15.2mmHg/21.4mmHg);舒张压的T/P比值为66.23%(10.4mmHg/16mmHg)。本组120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以及血、电解质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咳嗽病例。结论代文胶囊具有平稳降压的作用,其24h控制血压效果好,可以避免晨间血压上升,是一种安全并有效的降压药,在降压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82.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RevMan分析软件对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缬沙坦与其他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30篇文献研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性的同质性检验χ2=20.25,df=33,P=0.96>0.05;安全性的同质性检验χ2=27.48,df=30,P=0.60>0.05。有效性合并效应量的估计其优势比OR合并=1.09,95%可信区间为0.91-1.29,OR合并检验Z=0.94,P=0.35>0.05;安全性合并效应量的估计其优势比OR合并=0.44,95%可信区间为0.35-0.56,OR合并检验Z=6.59,P<0.00001。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总体上与对照组所使用的常用药物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3.
临床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联用较常见,其优势在于药物作用机制互补,较各单药疗效增加,血压可更快达标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全球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的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已在中国上市,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尤其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本文综述该药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朱代林  曾德志  王兵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16-1418,1421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用国产和进口缬沙坦治疗,剂量和用法相同,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空腹胰岛素降低(P均<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P<0.01),第2、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临床疗效、血压下降值、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成本效益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进口产品相当,但治疗成本相对低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刘可征  徐立松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50-165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依那普利和(或)缬沙坦对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依那普利10 mg/d,B组:缬沙坦80 mg/d,C组: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均服药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3组CHF患者治疗后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MMP-9与LVEF呈负相关(r=-0.355,P=0.001),与LVEDV呈正相关(r=0.346,P=0.001).(2)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LVESV、LVEDV均较治疗前减少,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治疗后MMP-9、LVESV、LVEDV低于A、B组,LVEF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MP-9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CHF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MMP-9质量浓度,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86.
复方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02例,经洗脱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2)患者口服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n=40)患者口服缬沙坦(80 mg/d),均治疗3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比值及E峰减速时间(D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周后血压、LVMI、IVRT、DT及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37&#177;10)mmHg和(22&#177;6)mmH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6&#177;10)mm Hg和(11&#17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MI、IVRT、DT减少幅度〔(18&#177;7)g/m^2、(22&#177;9)ms和(90&#177;18)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4&#177;6)g/m^2、(18&#177;7)ms和(81&#177;20)ms〕,E/A比值升幅(0.68&#177;0.3)亦显著大于对照组(0.48&#177;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缬沙坦及缬沙坦在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前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高血压(年龄≥60岁)及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患者59例,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口服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监测血压并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评估疗效。结果: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88.
郭伟英  吴迪 《中国药房》2012,(5):445-447
目的:建立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及建立含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如标准品质量和供试品质量等及其分量,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分量中以标准品纯度和供试品内容物重量差异最大,是引起不确定度产生的主要原因;缬沙坦、氢氯噻嗪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72%、1.22%,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99.70±1.72)%、(99.74±1.22)%。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该制剂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时的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有1、2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并排除其他并发症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组和吲达帕胺组,观察用药12周后2组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及2组间比较,降压总有效率、血压下降幅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降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好,且可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0.
吴迪  郭伟英 《中国药房》2012,(9):846-84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中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romatrex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用磷酸调pH=3.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8~160(r=0.9997)、1.25~25(r=0.9995)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6%、99.87%,RSD分别为0.33%、0.81%(n=9)。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