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7篇
  免费   3711篇
  国内免费   3281篇
耳鼻咽喉   283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234篇
基础医学   2982篇
口腔科学   795篇
临床医学   4561篇
内科学   2826篇
皮肤病学   269篇
神经病学   1052篇
特种医学   13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471篇
综合类   12149篇
预防医学   5848篇
眼科学   472篇
药学   4624篇
  59篇
中国医学   5245篇
肿瘤学   1009篇
  2024年   608篇
  2023年   2064篇
  2022年   1436篇
  2021年   1437篇
  2020年   1311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762篇
  2017年   949篇
  2016年   1182篇
  2015年   1373篇
  2014年   1913篇
  2013年   1877篇
  2012年   2640篇
  2011年   2896篇
  2010年   2542篇
  2009年   2496篇
  2008年   3359篇
  2007年   2494篇
  2006年   2268篇
  2005年   2412篇
  2004年   1592篇
  2003年   1277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713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545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方法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吗啡,以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为指标,调整吗啡给予天数(5,6,7,10d)、吗啡累积剂量(360,560,640,945,1100,1105,1200mg/kg)、每日给予吗啡的频数[一天二次(bid),一天三次(tid)]、纳洛酮催促紧前给予吗啡与否、以及纳洛酮剂量(10,20mg/kg),建立四个造模方案包括八个子方案。结果方案A、B2、C2吗啡组小鼠跳跃反应率未达100%;方案B1、C1、D2、D3、D4吗啡组小鼠跳跃次数变异系数较大。方案D1采用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倍增剂量的吗啡,tid×6d,每日每次剂量分别为5,10,20,40,80,160mg/kg;第7天皮下注射吗啡160mg/kg,3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10mg/kg,吗啡组小鼠可产生显著的跳跃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变异系数小(CV为0.22),该方案吗啡依赖小鼠跳跃反应次数适度,离散度小。结论选用方案D1可建立稳定的小鼠戒断跳跃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02.
姜黄素是姜黄Curcuma longa Linn.中的多酚类黄色素,具有保护胃肠系统、刺激胃黏膜分泌等许多药理作用。作者采用胃内容物返流和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诱导的食管损伤模型,研究了姜黄素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其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发病率为40%。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磷酸钙人工骨(CPC)和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人工骨(rhBMP-2/CPC)在山羊骨质疏松症模型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组织学表现。方法:6~8岁雌性山羊8只,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个月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随机选取8只山羊的L2-L6的两节椎体行PVP,分别充填PMMA、CPC和rhBMP-2/CPC,保证每只山羊的两节穿刺椎体的充填材料各不相同,术后4个月处死所有动物,取出椎体,组织学观察。结果:8只山羊16个椎体的PVP均成功,共出现4个椎体的渗漏。肉眼观察:PMMA与松质骨界限清晰,一个椎体取材时交界面出现破碎和脱落现象;而CPC和rhBMP-2/CPC与椎体内松质骨界限不清,互相融合生长。HE染色光镜观察:PMMA与骨小梁松散结合,界限明显,未见PMMA吸收和新生骨形成;CPC均匀分布于骨小梁和骨髓组织内,有CPC吸收现象,同时可见有新生软骨样团块形成,并有新生骨组织形成向其中心长入;rhBMP-2/CPC除了CPC的表现外,可见成骨活动活跃。结论:在组织学上,rhBMP-2/CPC和CPC均具有降解活性和骨传导活性,优于PMMA。rhBMP-2/CPC还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可能成为PVP中强化骨质疏松性椎体的首选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05.
立体着床模型--小鼠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共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冬梅  谭毅  赵劼  艾玲  王智彪 《医学争鸣》2005,26(15):1359-1362
目的:建立小鼠囊胚体外着床的三维模型,为着床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将小鼠囊胚与其自身子宫内膜分别共培养在空气、含500,750和950 mL/L O2的混合气体与组织培养液的气液界面上,比较不同O2浓度下小鼠囊胚的贴附率,确定体外共培养的最佳O2浓度;同时将确认有囊胚贴附的子宫内膜取出作HE染色.结果:不同O2浓度下,囊胚的贴附率分别为64.75%,47.86%,42.37%和30.97%,x2检验提示其差异有显著性(x2=28.145,P=0.000);且随着混合气体中O2浓度的逐渐升高,囊胚贴附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因此50 mL/L CO2 950 mL/L空气对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共培养是最有利的;同时,囊胚贴附子宫内膜后并无扩展行为而是直接侵入子宫内膜.结论:50 mL/L CO2 950 mL/L空气最有利于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共培养;且囊胚贴附子宫内膜后不发生外延生长,而是直接侵入子宫内膜.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小鼠囊胚体外着床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06.
<正> 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决定因素的研究调查,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更成为热点。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一直处于争论的前沿,例如高血压是否由遗传引起、是否是衰老的自然结果、动脉压是否可被外界环境因素如盐摄入量和生活方式明显地改变等。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或高血压模型动物的实验室研究,主要就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进行探讨。尽管动脉压是脉动的,但这些方法都仅考虑循环的稳定成分如液体容量、外周阻力或心输出量来研究高血压的决定因素。较高的动脉压与阻力血管的壁厚度增加有关,但问题是其触发机制究  相似文献   
107.
池塘 《大家健康》2006,(8):83-84
原子球是1958年布鲁塞尔举办世界博览会时所建,也是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它是一个将铁分子模型放大为2.000亿倍的建筑物,高约120米,中央铝制圆球部分是口望台兼餐厅,其它八个球是科学馆。这座建筑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时隔半个世纪之久,仍不失科技与新世纪的意味与象征。  相似文献   
108.
用自制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对大鼠的头部由轻到重的4种冲击力产生4级脑损伤。1级可以无明显病理生理变化;2~4级则随冲击力的加重病理生理变化亦加重。这些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颅内压,脑水份含量与伊文思蓝蓝染范围测定以及病理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SCID小鼠—人类白血病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人类急性白血病细胞在SCID小鼠内生长、浸润特点和SCID小鼠-人类白血病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模型在研究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和临床诊疗措施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