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2篇
  免费   2516篇
  国内免费   665篇
耳鼻咽喉   442篇
儿科学   354篇
妇产科学   305篇
基础医学   1970篇
口腔科学   338篇
临床医学   11626篇
内科学   2006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1992篇
特种医学   1557篇
外科学   2898篇
综合类   436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801篇
眼科学   251篇
药学   1364篇
  258篇
中国医学   1154篇
肿瘤学   296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626篇
  2022年   1127篇
  2021年   1726篇
  2020年   1703篇
  2019年   1589篇
  2018年   1424篇
  2017年   1271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2545篇
  2013年   2871篇
  2012年   1787篇
  2011年   2093篇
  2010年   1744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576篇
  2007年   1438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1165篇
  2004年   849篇
  2003年   787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25.
背景 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医生数量的新增、保持和流失,是全科人力动态规划、管理和评价的重要考量,也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绩效指标。探讨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住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但目前针对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分析学员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从而为完善培训管理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河南省选取2014—2017年入培且已结业的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32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为学员的基本信息、全科住培情况、目前工作情况及结业后从事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由学员自行填写。 结果 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83.1%)。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77例(28.4%),从事非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194例(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全科住培基地所在区域是学员结业后是否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影响因素(P<0.05)。与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相比,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学员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比例更高〔70.1%(54/77)比32.0%(62/194),P<0.05〕,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比例更高〔49.4%(38/77)比6.2%(12/194),P<0.05)〕。194例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中,从事内科学工作者78例(40.2%),从事急诊及危重症医学工作者33例(17.0%),从事外科学工作者17例(8.8%)。不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单位安排〔34.5%(67/194)〕,所在单位没有全科医学科〔29.9%(58/194)〕,薪酬低〔26.8%(52/194)〕。 结论 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及基地所在区域是影响因素。建议加大全科医学理念宣传,加快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以此增加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通过比较全身运动(GMs)评估正常的高危儿单纯家庭康复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的预后,分析GMs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就诊并接受GMs评估正常的183例高危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单纯家庭康复训练组89例,对照组为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组94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分别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进行评估,对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各指标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MQ、FMQ、TMQ评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GMs评估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GMs评估正常者,家庭康复训练可达到促进高危儿运动功能发育的目的 ,避免仅因系高危儿而采取“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28.
目的培养脊柱及相关疾病推拿治疗的应用型人才。方法采用编写应用型教材、把教室转移到诊室和示教室、教材-案例“逼真”教学法、创造学生在临床真实环境下的动手操作机会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法等手段和方法,在内容改革上纳入目前医院和社会机构多使用的规划教材之外的手法技术、现代康复技术和世界各地的脊柱手法技术,拓宽知识面,与临床应用接轨;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通过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结果教学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学生临床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结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脊柱及相关疾病的推拿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9.

Introduction

Physician communication impacts patient outcomes. However, communication skills, especially around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remain suboptimal, and there is no clear way to determine the validity of entrustment decision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ulation-based mastery learning (SBML) curriculum for breaking bad news (BBN) conversation skills and 2) set a defensible minimum passing standard (MPS) to ensure uniform skill acquisition among learners.

Innovation

An SBML BBN curriculum was developed for fourth-year medical students. An assessment tool was created to evaluate the acquisition of skills involved in a BBN conversation. Pilot testing was completed to confirm improvement in skill acquisition and set the MPS.

Outcomes

A BBN assessment tool containing a 15-item checklist and six scaled items was developed. Students' checklist performanc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t post-test compared to baseline (mean 65.33%, SD = 12.09% vs mean 88.67%, SD = 9.45%, P < 0.001). Student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at least a score of 4 (on a five-point scale) for the six scaled questions at post-test. The MPS was set at 80%, requiring a score of 12 items on the checklist and at least 4 of 5 for each scaled item. Using the MPS, 30% of students would require additional training after post-testing.

Comments

We developed a SBML curriculum with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BBN skills and a defensible competency standard. Future efforts will expand the mastery model to larger cohorts and assess the impact of rigorous education on patient care outcomes.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参加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结构化培训尸体手术训练中学员表现。方法 针对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参加taTME结构化培训研讨会的学员,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学员在尸体手术训练过程中各步骤的技术表现、术中困难及并发症以及术后标本直肠系膜完整度等结果。结果 共45名学员参加taTME结构化培训研讨会,其中39名学员返回问卷。荷包缝合方面,5名(12.8%)学员未能独立完成,7名(17.9%)学员需要经过两次或以上尝试来完成荷包缝合。在各方向直肠系膜间隙的切开分离过程中,85%~90%学员能在教员不同程度上的口头指导下亲自完成。最终标本直肠系膜完整性的评价中,系膜不完整的标本共5例(12.8%),系膜近乎完整的标本共18例(46.2%),系膜完整的标本共16例(41.0%)。术中并发症及遇到困难方面,18名(46.2%)学员进入错误间隙,1名(2.6%)学员出现直肠穿孔,4名(10.3%)学员出现荷包失败,2名(5.1%)学员出现尿道损伤。单因素分析发现只有学员培训前独立完成taTME手术的例数≥1例为术中不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荷包缝合、直肠全层切开以及直肠系膜间隙的分离等各重要手术步骤中获得较为充足的亲自上手练习机会,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的手术经验并不能降低taTME手术经肛操作部分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参加包含尸体手术训练的taTME结构化培训有助于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