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分娩体位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不同分娩体位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信息提取后,使用R4.1.1软件和Stata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篇文献,涉及12种体位,包含4 887名产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侧侧俯卧位与自由体位比较,在胎头旋转为枕前位方面差异具有显著差异(RR=0.45,95%CI为0.22~0.88);同侧卧位与截石位比较,在阴道分娩方面差异具有显著差异(RR=0.55,95%CI为0.30~0.97)。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排序结果,同侧卧位、同侧侧俯卧位是改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较优体位。 结论 基于网状Meta分析和排序结果,同侧卧位和同侧侧俯卧位在改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效果较好,但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更换顺序对单面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行光疗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光疗体位更换顺序(平卧→喉卧→俯卧),观察组采用新的体位更换顺序(俯卧→倾卧→平卧)。比较2组新生儿光疗中的抵触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光疗中的抵触反应(哭吵、拒乳)和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光疗时按俯卧一侧卧一平卧的顺序更换体位,可降低光疗抵触反应,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3.
本实验对55例树鼩颅脑进行测量,其中14例作全脑冰冻连续切片,观察和测量了丘脑的外形和大个,丘脑距APO额切面,HO_4平面和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从体表上测定树鼩丘脑在颅内的位置提供了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9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后持续静滴肝素患者卧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术后24h内静滴肝素期间的最佳卧位。方法将159例行PCI住院患者随机分半坐卧位组(实验组)和常规平卧组(对照组),分别按2种方式进行术后指导。用Christenson法评估血肿、McCill现有疼痛强度指数(PPI)评估腰背痛、Spielberger焦虑自评量表(STAI)来评定焦虑状态和特性、记录术后尿潴留例数。结果2组在伤口出血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6h腰背痛、焦虑和尿潴留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后使用肝索期间采用半坐位是安全的,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高危患者不在本研究中。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用多次尿棘红细胞计数鉴别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普通光镜通过比较80例(经肾活检证实)各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50例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一次及多次血尿标本棘红细胞百分数,来评价多次尿棘红细胞检查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价值.结果:以棘红细胞数≥5%的标准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0.0%.结论:与一次尿检比较,多次尿棘红细胞检查可提高棘红细胞的检出率,此法对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更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孕妇采用不同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60例初产妇按其分娩时采用的体位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观察组)各8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宫缩乏力、胎位不正及非医疗干预分娩的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中非医疗干预分娩的产程。结果观察组中宫缩乏力、胎位不正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依次p〈0.01、p〈0.02),非医疗干预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医疗干预分娩的总产程及第一、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第三产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观察组的体位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分娩时胎位不正及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提高非医疗干预分娩率。  相似文献   
97.
Posture and isobaric subarachnoid anasthe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 F. RUSSELL 《Anaesthesia》1984,39(9):865-867
Twenty-five patients had subarachnoid anaesthesia induced with 3.0 ml 0.5% bupivacaine plain. A study of the spread of analgesia demonstrated a small (2-3 segments) but significant (p less than 0.001) rise in analgesic levels when the patients were turned from a lateral to the supine position, and from the supine to prone positions.  相似文献   
98.
Preference for ethanol in rats, overcoming the problem of a position habit, was assessed in a one-lever and two-liquid chamber. Performance in lever pressing for ethanol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2.5%, 5.0%, and 15.0%) and for water,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liquid intake, were recorded. Evidence of ethanol preference was observed by both the lever press and consumption measure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2.5%. Water preference was evident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e present method proved to be a useful method for studying ethanol preference in rats.  相似文献   
99.
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斜卧45°体位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57例,包括肾结石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结果 57例均Ⅰ期建立经皮肾通道成功,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5 min(45-120min)。一期结石清除率100%(57/57)。肾造瘘管留置时间1-3 d,平均住院时间6 d(4-7 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斜卧位施行MPCNL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特点,患者体位舒适,便于术中麻醉监测,术中碎石易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两种鼻腔滴药方法对儿童鼻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上颌窦积液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侧卧垂头位及仰卧垂头位两种鼻腔滴药方法。2周后统计两种鼻腔滴药体位对鼻窦炎患儿疗效的影响及患儿滴药时的舒适度有何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与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卧垂头位鼻腔滴药法可以准确地将药液滴人中鼻道,达到使中鼻道黏膜减轻充血和上颌窦积液彻底引流的目的,提高治疗效果,患儿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