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9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290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1550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746篇
内科学   1586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321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科学   458篇
综合类   1268篇
预防医学   1233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590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0篇
  197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预后因素,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68例ACS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影响ACST的预后因素有年龄、入院时休克与否、是否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而既往有无胆管炎发作史与预后无明显相关。结论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时采取手术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优秀运动员人格特征并分析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氏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封北京市60名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返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和人格特点分析,并与60名普通大学生对照。结果(1)卡氏16项人格因素测验,运动员组“乐群”、“恃强”、“敏感”三项得分高于大学生组(P〈0.05);“独立”因于分低于大学生组(P〈0.05)。(2)SCL-90自评量表得分除了“恐怖”一项外,优秀运动员组得分均高于大学生组,其中“躯体化”和“敌对”两项得分显着高于大学生组(P〈0.05)。(3)卡氏16项人格因素测验中,“敢为”一项优秀运动贝组内的健将组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组(P〈0.05)。(4)SCL-90自抨量表测试结果,除“躯体化”一项因子分,其它各项得分优秀运动贝组内健将运动员均低于一般运动贝。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四个因子分健将组与一级运动员组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我国优秀运动贝人格特征趋于外向,好强执着,但“自立”因子分却低于普通大学生组。“敢为”因子分在优秀运动贝组内,健将组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敢为”因子与运动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53.
民航飞行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个性特点倾向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某公司飞行部94名现役飞行员用EPQ问卷(成人版)及SCL-90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民航飞行员P、N分明显低于常模,E分明显高于常模,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SCL-90各项因子得分上均低于常模,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比较都具差异显著性(P<0.005)。结论民航飞行员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及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设研究组(SAD患者的父母)和对照组。入组时按要求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SAD患者的父母在EPQ量表测验中的内外向因子标准分低于对照组;SAD患者的父母SCL-90各项因子除强迫和敌对因子,标准分低于对照组。结论SAD患者的父母的人格特征倾向内向,易安静、内省、离群、不喜欢接触人;SAD患者的父母更容易表现出躯体化症状、人际交往的困惑、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  相似文献   
5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技术建立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损伤模型,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小鼠耳蜗毛细胞(hair cell,HC)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在分别含有预先制备的培养液(A组),含有GM 0.5 mmol/L(B组),含有GM 0.5 mmol/L和IGF-1 1 ng/ml(C组),GM 0.5 mmol/L和IGF-1 10 ng/ml(D组),GM 0.5 mmol/L和IGF-1 50 ng/ml(E组),GM0.5 mmol/L和IGF-1 100 ng/ml(F组)的培养液中离体培养后制作耳蜗铺片.利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Iabeling,TUNEL)结合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抗体为标记物多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耳蜗HC的凋亡情况.结果 耳蜗铺片观察显示A组各转及各组顶转未发现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HC.C、D、E、F各组耳蜗底转和中转HC的TUNEL染色阳性HC数较B组减少(P<0.05),其中以D组减少最为明显.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抗体标记和TUNEL染色阳性的耳蜗HC凋亡的部位不完全重合.结论 GM可诱导离体培养的小鼠耳蜗HC凋亡的发生.应用IGF-1能够通过抑制其凋亡作用,在特定浓度达到最佳效果.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化参与耳蜗HC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56.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VE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取生长活跃的EPCs,分别转染不同浓度的携带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质粒(Adv-GFP-VEGF165)(转染组)及空质粒(Adv-GFP)(空质粒组),并设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MTT法检测不同病毒滴度时细胞增殖情况;ABC-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组镜下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呈现绿色荧光。病毒滴度为1∶100的转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停滞,并造成细胞损害; 1∶50的转染后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ELISA检测证实转染组上清液中VEGF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的VEGF基因转染EPCs是可行的,1∶0是合适的转染比率,转染后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8.
健康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心理基础。而目前许多高等医药院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方面,普遍重视不够。本文从学校、教师、失学生自身三个角度,试探索出一套适合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建立和发展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对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9.
Thirt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included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he in vivo priming effect of bioequivalent doses of glycosylated (lenograstim) and nonglycosylated (filgrastim) rG-CSF administration.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equivalent biological doses of both rG-CSF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ither in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subpopulations of PBPC considered (CD34+, CD34+/38, CD34+/DR), the content of such CD34+ cell subsets in the leukapheresis product, or the cost of the mobilization and collection procedures between both recombinant molecul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iming with bioequivalent doses of the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rms of glycosylated or nonglycosylated rG-CSF has a similar in vivo effect on PBPC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60.
Summary We investigated the frequenc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P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ence of PD and the 4-month outcome of depression under adequate antidepressant therapy in a Japanese sample of 96 outpatients with non-bipolar major depression. The diagnosis of PD was made using a structured interiew method (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II-R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after severe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reduced. Any one kind of PD was found in 54.2% of the saple. The most frequent was avidant (34–4%), obsessived-compulsive (22.9%), narcisstic (18.8%), and dependent (16.7%) PDs. The frequencies of these PDs in our study except narcisstic PD, were about the same as those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with a matched setting for the PD diagnosi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PD, a worse outcome wa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PD, especial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PDs from multiple PD clussters.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a specific PD or PD cluster especially worsens the outcome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