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有效疗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火针刺皮损区皮肤配合刺络拔罐54例为治疗组,澳能(卤米松乳膏)外擦皮损42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81.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朗格汉斯细胞接触的关系.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观察2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的表达及数量变化.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与朗格汉斯细胞接触数量关系.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长度显著增加,与皮损周边对照(t=6.90,P<0.001)及正常人对照(t=5.71,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损表皮内有神经纤维接触的朗格汉斯细胞占朗格汉斯细胞总数的百分数明显增多,与皮损周边对照(X2=43.91,P<0.001)及正常人对照(X2=46.11,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mRNA高表达,与皮损周边对照(t=3.25,P<0.01)及正常人对照(t=3.67,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存在高水平活性的NGF导致神经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33.
黄丹云  石海兰  陈悦 《中国药房》2014,(43):4108-4110
目的:观察青鹏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外用青鹏软膏,对照组患者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天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3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面积、瘙痒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面积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瘙痒症状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鹏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4.
陈赵文 《当代医学》2013,(9):150-15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皮肤科门诊92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消风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0d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可有效缓解症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5.
王嵩 《当代医学》2013,(3):145-14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用于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用于神经性皮炎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丙酸氟体卡松乳膏治疗局限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试验,局限性湿疹42例,神经性皮炎18例。外用0.05%丙酸氟体卡松乳膏1次/d,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前皮损面积为19.59±18.61 cm2,治疗后皮损面积为4.11±9.13。治愈率43.33%,有效率88.3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用0.05%丙酸氟体卡松乳膏治疗局限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且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深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51例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奥深治疗组76例(其中慢性湿疹45例,神经性皮炎31例),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照组75例(其中慢性湿疹43例,神经性皮炎32例),分别观察治疗后1、2、3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13.16 %和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3周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3.95%和63.16%,对照组治疗后2、3周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28.00%和37.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3周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3.42%,84.21%和92.11%,对照组治疗后1、2、3周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8.67 %,60.00%和69.33%,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有明显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深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疗效优于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较为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究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曲安奈德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2月- 10月收治的5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 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点阵激光照射后联合曲安奈德涂抹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和临床疗 效。结果 治疗组皮损红斑、水肿/浸润/丘疹、鳞屑、苔藓样变、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结论 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点阵激光 联合外用曲安奈德治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9.
我们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神经性皮炎,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4、CD8、CD3、CD4/CD8比值变化进行比较,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在神经性皮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毫针刺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拔罐配合毫针刺治疗组(治疗组)和中药汤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均连续治疗一个月,统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变化情况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等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和减轻(P〈0.01),症状综合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78.3%(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毫针刺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效果明显,总体疗效及在减小皮损面积、减轻瘙痒和苔藓化程度较中药汤剂更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