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3篇
  免费   1329篇
  国内免费   667篇
耳鼻咽喉   398篇
儿科学   493篇
妇产科学   207篇
基础医学   3558篇
口腔科学   256篇
临床医学   1692篇
内科学   1636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3311篇
特种医学   1137篇
外科学   783篇
综合类   169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632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1110篇
  7篇
中国医学   1628篇
肿瘤学   38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636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1888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129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790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1991-2006年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情况,探讨新时期疫情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建议。方法收集1991-2006年全国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布鲁氏菌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报告病例1 859 295例,死亡39 028例,发病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疫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媒介和宿主动物入侵与耐药性、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畜牧养殖业和其相关产品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是目前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监测工作中重点加强预警监测、免疫接种和防制策略的效果评价以及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综合治理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黄鼠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8,他引:2  
1985年首次从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草原的达乌尔黄鼠及寄生蚤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检出4株鼠疫杆菌,到1989年共检出鼠疫菌57株,判定疫点47个。1985~1991年共检出达乌尔黄鼠鼠疫阳性血清271份,阳性率3.44%,几何平均滴度为1:99.17。疫点和血凝阳性点的空间分布约3000km~2。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为达乌尔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动物鼠疫的流行呈单峰型,流行高峰时点在5月17日,1987年为流行高峰年,坡麓为该鼠疫疫源地的频发生境。  相似文献   
103.
作者合成了13个对-苯二甲酸衍生物,其中有9个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活性试验,发现有两个化合物在浓度为5×10 ̄(-6)mol/L时,可使细胞分化率达55%,低于维A酸的分化率(79%,10 ̄(-7)mol/L)。  相似文献   
104.
105.
人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P58.2基因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P58.2基因克隆与鉴定。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P58.2基因全长cDNA,经酶切后构建重组克隆载体,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RT—PCR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P58.2全长cDNA,成功构建了pSPORT1-P58.2重组克隆载体,酶切、酶谱分析与预期结果相符。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记的人P58.2cDNA全长碱基序列一致。结论:pSPORT1-P58.2重组克隆载体构建成功;P58.2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为下一步构建表达载体和基因转染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referential encoding of threat material in subjec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with a modified dot-probe paradigm. This paradigm indexes attentional bias by measuring response latency to name neutral target words that are presented adjacent to or distant from threat words. Motor vehicle accident survivors with PTSD (n = 15), subclinical PTSD (n = 15), and low anxiety (n = 15) were required to name target words that were presented either adjacent to or distant from strong threat, mild threat, positive, and neutral words. PTSD subjects named targets faster when they were in close proximity to mild threat word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TSD subjects' attention was drawn to the mild threat stimuli and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network models of PTSD.  相似文献   
107.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将赖型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DNA基因库的克隆pCX7制备成 ̄(32)P-重组DNA探针,对8个不同血清群的17株问号状钩体、双曲钩体PatocⅠ株以及细螺旋体3055株DNA进行打点杂交;同时用15种DNA片断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DNA具有问号状钩体种(Species)特异性,但与不同问号状钩体之间的同源性程度有差别;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发现pCX7重组DNA片段长约1.7kb,具有1个Bg1Ⅱ识别位点和3个BstB1识别位点。  相似文献   
109.
This study explored whether benzodiazepines selectively affect aspects of attention and/or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 they do memory. A cued visual-search paradigm was employed, using normal volunteers and a single dose of triazolam. This paradigm provided for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wo aspects of visual atten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1) controlled versus automatic attention allocation (via central and peripheral cues), and 2) the extent to which processing an item in a non-cued location affects performance (via cue-validity). Triazolam, compared to placeb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sponse time, and Drug Condition interacted with Cue-Validity but not Cue-Type. Based on these data, we argue that triazolam doesnot affect attention allocation butdoes affect 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and/or attention switching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10.
作者以1%乙酸冲洗SD大鼠子宫内膜,获得子宫内膜酸溶性提取物。利用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发现,子宫内膜提取物有三条主蛋白带对致病性大肠杆菌ML-35P耐药株有强抗菌活性,这三条抗菌蛋白带命名为RatUP-1,RatUP-2和RatUP-3,分别占子宫内膜提取物总蛋白量的4.5%,5.7%和6.6%。虽然提取物存在溶菌的活性,但其含量甚微,在AU一PAGE图谱上亦未能显现溶菌酶条带。本实验的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合成一类抗菌多肽,可能在子宫抗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