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1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389篇
内科学   133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556篇
特种医学   28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89篇
综合类   186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40篇
  9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认真对待介入治疗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并发症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无法控制的并发症,包括:患者的体质因素,如过敏;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药物因素;器械因素;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伴随效应以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②可能避免的并发症,包括: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设备、环境以及技术因素.总结与回顾并发症有很重要的意义,认真研究其原因,把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栓塞术后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本组36例颅内动脉合并脏血管痉挛患者入院72h内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前、术中常规罂粟硷30mg/10ml持续静脉内泵入,术后持续泵入3d,给予尼莫通抗血管痉挛。术后第2天开始实施三高疗法,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本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32例恢复良好(可恢复工作,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2例中度致残(轻度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结论:利用护理手段干预4方面中的可控因素,如平均动脉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血流速度(血液稀释度),使其控制在预设定目标范围内可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预防C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产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疗效。方法65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选择性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原因、部位后用庆大霉素浸泡过的明胶海绵颗粒或条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2±4.8min,术后止血总有效率98.46%。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子宫体按期复旧,转经后月经正常。结论TAE创伤小,疗效快速肯定,对危及生命的产后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的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SDA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未显影的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5例插管成功并达到完全致密栓塞;2例导管虽插入海绵窦,但海绵窦分隔致导管位置与瘘口不相通,而改行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行栓塞治疗。7例病人均治愈,随访5~2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是CSDAF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使岩下窦未显影,也有相当部分病人可插管和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宫颈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宫颈妊娠患者,孕龄36~68天,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术后患者的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中止,血β-HCG水平迅速下降.患者的宫颈形态及月经周期于治疗后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 (CHD)导管介入治疗对患儿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 4 2例CHD患儿导管介入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促甲状腺素 (TSH)、生长激素(HGH)。结果 治疗前后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改善 ,而T3、T4、TSH、HGH无明显改变。结论 导管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而不会影响患儿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7.
创伤性泌尿系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在创伤性泌尿系出血急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6月对27例创伤性泌尿系出血根据损伤出血部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栓塞靶动脉. 结果 23例一次栓塞成功止血,2例2次栓塞后止血,2例栓塞失败改行其他治疗方法.栓塞后不良反应为发热16例,局部疼痛、恶心、呕吐14例,1例髂内动脉栓塞出现一过性臀部疼痛. 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治疗创伤性泌尿系出血的有效措施,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的优点,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8.
去胆管及去门静脉肝叶肝细胞功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胆管结扎及门静脉结扎后肝细胞形态及功能分化现象,探讨去胆管及去门静脉肝叶的保留价值.方法 应用氰基丙烯酸酯对仅保留两个肝叶的大鼠行一叶胆道栓塞并结扎,另一肝叶行门静脉结扎,进行分肝静脉血化验检查、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去胆管肝叶形态及糖原染色变化不大,分肝静脉血白蛋白(30.9±1.8)g/L与对照组(31.9±2.0)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门脉肝叶萎缩明显,但血胆红素指标维持正常,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7.7±3.2)比(8.7±2.3)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胆管肝叶在观察期内无明显萎缩,仍保留有蛋白质合成分泌等功能;去门脉肝叶肝细胞能够承担胆汁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99.
刘建琴 《海南医学》2008,19(8):23-2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40例经超声引导穿刺获得病理诊断的肝癌,经超声引导将无水酒精或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癌瘤体内后观察,其中无水酒精者30例,化疗药物10例。结果(1)治疗后肿块缩小:<5cm的肿块缩小明显,2-3cm的肿块有的可"消失"(境界模糊);(2)肿块内部回声增强,有的可钙化,血供减少或消失;(3)5-10cm的肿块可多次重复注射,多的达10次。随访3-24个月,30例存活,最长有2例存活5年。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癌疗效肯定,但无水酒精治疗较化疗药直接注射肝癌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研究腹腔动脉的解剖特点,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随机选择150例行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容积再现(VR)后处理方法。结果:腹腔动脉开口位于T12中部~L1上部平面128例占85.3%。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的下夹角呈锐角占86.7%,呈钝角占13.3%。由腹腔动脉干分为胃左、脾及肝总动脉三支者占92%,发现8%有正常变异。肝固有动脉走行与肝总动脉呈钝角占88.4%,呈锐角占11.6%。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总动脉呈钝角占71%,呈锐角占29%。脾动脉形态常见为上弧型、上升型、水平上升型、水平型、下弧型、下弧上升型等,波浪型及回旋型少见占5.1%。结论:腹腔动脉CT解剖研究对介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