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32篇
  免费   6998篇
  国内免费   1628篇
耳鼻咽喉   1300篇
儿科学   2226篇
妇产科学   1428篇
基础医学   9866篇
口腔科学   13013篇
临床医学   8714篇
内科学   17302篇
皮肤病学   1851篇
神经病学   6268篇
特种医学   23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5400篇
综合类   8537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8280篇
眼科学   1460篇
药学   8205篇
  57篇
中国医学   3857篇
肿瘤学   6588篇
  2023年   1346篇
  2022年   1704篇
  2021年   3901篇
  2020年   3159篇
  2019年   6893篇
  2018年   7019篇
  2017年   5132篇
  2016年   2903篇
  2015年   2724篇
  2014年   4448篇
  2013年   5021篇
  2012年   3869篇
  2011年   4220篇
  2010年   3341篇
  2009年   2958篇
  2008年   2863篇
  2007年   2931篇
  2006年   2666篇
  2005年   2395篇
  2004年   2009篇
  2003年   1829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478篇
  2000年   1223篇
  1999年   1035篇
  1998年   861篇
  1997年   854篇
  1996年   685篇
  1995年   671篇
  1994年   625篇
  1993年   454篇
  1992年   477篇
  1991年   432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284篇
  1987年   281篇
  1985年   3037篇
  1984年   3530篇
  1983年   2994篇
  1982年   3475篇
  1981年   3151篇
  1980年   2621篇
  1979年   2575篇
  1978年   2139篇
  1977年   1610篇
  1976年   2058篇
  1975年   1560篇
  1974年   1354篇
  1973年   129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螺旋 CT对食管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食管癌患者行螺旋 CT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和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并与其传统 CT轴位图像、X线钡餐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115例食管癌螺旋 CT增强扫描的轴位图像与传统 CT图像几乎完全相同 ,可以观察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外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2多平面重建可在不同方位以最佳角度对食管肿瘤进行观察。 15例食管癌 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从头侧或足侧观察食管壁和腔内病变形态 ,获得类似纤维食管胃镜的结果。3X线食管钡餐造影能较好地显示管腔粘膜的改变及癌瘤的长度 ,是普查的重要方法。结论 :螺旋 CT图像较传统 CT图像及 X线钡餐造影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纤维食管内窥镜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结合GenomyxLRTM DNA测序 /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SCTM 荧光图象扫描系统 ,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 EROGLYPHmRNAProfileKit,采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从人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 ,同时直接分离出了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片段 74条。结论 :该技术方便、快捷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筛选和鉴定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的相关基因 ,揭示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方法 :用高效、灵敏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 ,以食管癌及相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 ,通过对其基因表达的比较 ,找出差异条带 ,利用ReverseNorthernDotBlot、DNA序列分析和NorthernBlot,并结合mRNA原位杂交技术对被筛片段进行鉴定。结果 :①在实验中分离、鉴定了 74条差异片段 ,其中包括正常组织表达而癌组织中不表达的差异片段 5 4个 ,癌组织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的差异片段 2 0个。②其中 1个片段C5 7(337bp)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同源的已知基因或片段 ,推测其可能为食管癌相关基因。③经NorthernBlot检测C5 7在癌组织中有表达信号。④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5 7在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 (74% )。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C5 7可能是新的食管癌相关的候选癌基因 ,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癌基因 (ras,c myc)及抗癌基因 (p5 3)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复合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了ras、c myc及p5 3在 30例喉癌组织、边缘区、癌旁 0 .5cm ,1.0cm ,1.5cm ,2 .0cm处粘膜组织和 4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的复合表达情况。结果 :① 2种以上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中为 2 8例 (93.3 % ) ,其中ras +c myc +p5 3为 17例 (5 6 .7% ) ,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复合表达 ,而正常喉粘膜组织中无一例复合表达 ;②复合表达阳性率依正常粘膜组织→癌旁 2 .0cm→ 1.5cm→ 1.0cm→0 .5cm→边缘区→癌组织递增 ,且癌旁 1.0cm处与 0 .5cm范围内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 3种癌基因产物的复合表达与喉癌的部位 ,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着 3种癌基因的复合表达 ,其在喉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距癌 0 .5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性病变。  相似文献   
995.
李立  钱宏 《现代医学》2001,29(4):234-236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BS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食管癌手术病理档案,对符合基底细胞样鳞癌的病例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960例食管癌中10例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占0.3%.其中8例曾误诊为低分化鳞癌、腺鳞癌、腺样囊性癌和小细胞癌.肿瘤主要由核大浆少的基底细胞样癌组织与多少不等的鳞癌或(和)原位鳞癌构成,两者间无移行.1例部分细胞免疫组化癌胚抗原阳性,2例局部癌组织突出素、嗜铬素阳性,1例灶性角蛋白17、角蛋白8阳性;无一例表达S100和肌动蛋白.结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主要由基底样细胞组成,并具有鳞癌的变异型,具有高侵袭性又易在病理上误诊,因而需要对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透彻研究和进一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996.
对高温运行70000h至90000h改质炉炉管进行试验研究及材料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炉管的材料性能已严重劣化(脆化),炉管的内外壁已有微小裂纹萌生,测定了炉管材料在950℃、各种应力水平下的断裂时间,根据时间-温度参数L-M公式,推测炉管的剩余寿命为8510h。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了扩大珍稀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组织培养的取材范围和研究其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以翅果油树一年生枝条的休眠芽(分别于10,11,12,1,2,3,月份取材)和当年生种子为材料,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NAA,GA3等外源激素进行试管苗萌发研究。结果:1.休眠芽的萌发率表现为从秋季到冬季逐渐下降和从冬季到春季逐渐提高的规律性变化。其中以3月份取材最佳,休眠芽可萌发为小苗。2.对种子进行试管内和试管外萌发研究,表明翅果油树种子休眠的原因有:中果皮坚硬,种皮革质化,透水透气性差,中果皮和种皮内有抑制物质存在;种仁营养丰富,易引起土壤,空气中微生物的繁殖而烂种;此外,裸露的种仁在试管中的萌发率高达70%,可发育为无菌苗。结论:3月份取材的休眠芽和种仁无菌萌发的实生苗可为组织培养提供新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998.
Twofactorsarereportedthatthemovingvelocityoffoodboluspassingthroughesopha gusisinfluencedbysomefactors(2).Andsomedrugshavebeenprovedtobeeffectiveincon trollinggastricbleeding(3,4).Basedonthesetwofactors,wediscoveredsince 1993theChi nesedrugsthatcouldadher…  相似文献   
999.
《伤寒论》养阴存津治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伤寒发病、传变过程中,不仅有寒盛阳虚证,亦有热盛津伤证。《伤寒论》中始终贯穿着“存阴液”的基本精神,在治疗上开养阴保津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张仲景用养阴存津法治疗伤寒,既有补法滋阴生津,尚有将其地汗、吐、下、和、温、清等其它治法之中。既有用养阴药物滋阴生津,尚有不投养阴之品,亦获护阴存津之效,其创制的多首滋养阴液及祛邪存津的著名方剂,为养阴存津治法的理论建立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应用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 (benzyldim ethyltetradecyl amm onium chloride,BAC)建立犬下食管括约肌(L ES)无神经动物模型 ,研究一氧化氮 (NO)对 L ES压力的作用。方法 :将 BAC环周注入犬 L ES,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均于注射前及注射后 6周测定 L ES压力 ;并观察 L -精氨酸、D -精氨酸、硝普钠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硝基 - L -精氨酸 (L - NNA)对 L ES压力的影响 ;此外还测定了两组犬 L ES中 NO含量和 NOS活性。结果 :BAC处理组 L ES压力 [(4 2 .43±4.19) m m Hg,1m m Hg=0 .133 k Pa]显著高于对照组 [(2 2 .71± 5 .19) mm Hg]。 L -精氨酸可使对照组 L ES压力降低 ;L - NNA使其增高 ,但对 BAC处理组 L ES压力均无影响。硝普钠可降低两组犬 L ES压力。对照组 L ES中 NO为 (6 .0 5 8± 2 .0 6 7)μm ol/g,NOS为 (1.45 8± 0 .146 ) U /mg;而 BAC处理组 NO为 (1.797± 0 .873)μmol/g,NOS为 (0 .46 3± 0 .0 39) U /m g,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1)。 结论 :BAC可使犬 L ES压力增高 ,其机制可能与 L ES局部 NO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