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31篇
  免费   19302篇
  国内免费   4588篇
耳鼻咽喉   3256篇
儿科学   4078篇
妇产科学   3591篇
基础医学   16684篇
口腔科学   7190篇
临床医学   19669篇
内科学   19803篇
皮肤病学   2429篇
神经病学   10360篇
特种医学   57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330篇
综合类   36943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25篇
预防医学   27790篇
眼科学   1971篇
药学   20880篇
  350篇
中国医学   34772篇
肿瘤学   8949篇
  2024年   583篇
  2023年   4064篇
  2022年   6688篇
  2021年   10724篇
  2020年   10500篇
  2019年   11533篇
  2018年   10177篇
  2017年   9067篇
  2016年   8189篇
  2015年   7543篇
  2014年   15737篇
  2013年   15381篇
  2012年   14134篇
  2011年   15086篇
  2010年   12097篇
  2009年   10055篇
  2008年   9325篇
  2007年   9399篇
  2006年   7999篇
  2005年   6786篇
  2004年   5560篇
  2003年   5031篇
  2002年   3876篇
  2001年   3248篇
  2000年   2876篇
  1999年   2269篇
  1998年   1838篇
  1997年   1668篇
  1996年   1332篇
  1995年   1300篇
  1994年   1198篇
  1993年   1068篇
  1992年   963篇
  1991年   861篇
  1990年   726篇
  1989年   700篇
  1988年   641篇
  1987年   570篇
  1986年   529篇
  1985年   1781篇
  1984年   2053篇
  1983年   1288篇
  1982年   1708篇
  1981年   1185篇
  1980年   1009篇
  1979年   903篇
  1978年   736篇
  1977年   553篇
  1976年   694篇
  1975年   47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测心内直视手术中肌氨肽苷抗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34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即刻及主动脉开放后 2、6、12、2 4、4 8、72、96h共 10个时点从中心静脉取血 ,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 (LDH)、磷酸肌酸激酶 (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水平。 结果 :术前两组的cTnI、LDH、CK、CK 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开放主动脉后 2h开始升高 ,术后 12~ 2 4h达峰值 ,随后缓慢下降。对照组术后各时点cTnI、LDH、CK、CK MB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治疗组cTnI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LDH、CK、CK MB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结论 :肌氨肽苷用于冷心停搏液中 ,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上消化道出血798例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8年来 79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 80 .2 0 %、女性占 19.80 %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χ2 =6 .5 6 ,P <0 .0 5 ) ;青年人、中年人及老年人各占 2 7.82 %、5 7.6 1%和 14 .5 7% (P <0 .0 1) ,老年人合并重度上消化道出血多见 ;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的原因不尽相同。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损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为最常见的病因 ,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 1990~ 2 0 0 3年住院病人的主要病因和死因及变化趋势的方向、强度。方法 分析我院 1990~ 2 0 0 3年录入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医院统计病案管理系统”的统计资料 ,计算住院病人主要疾病、死亡病因 1990~ 1999年、2 0 0 0~ 2 0 0 3年两个阶段的年均构成比 ,观察顺位变化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变化趋势。结果  1) 1990~ 1999年主要住院病因顺位是消化系统疾病 (15 .6 2 % )、损伤和中毒 (13.16 % )、循环系统疾病 (11.2 4 % )、呼吸系统疾病 (10 .4 7% )、恶性肿瘤 (10 .4 3% ) ;2 0 0 0~ 2 0 0 3年顺位是循环系统疾病 (16 .4 1% )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占 2 2 .98% ,脑血管病占 39.6 8% ) ,损伤和中毒(12 .80 % )、消化系统疾病 (11.76 % )、呼吸系统疾病 (9.5 3% )、恶性肿瘤 (8.73% ) ,循环系统疾病呈显著上升趋势 (B =4 .2 6 ,P <0 .0 5 ) ,消化系统疾病呈显著下降趋势 (B =- 3.17,P <0 .0 5 ) ;2 ) 1990~ 2 0 0 3年住院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 (2 9.2 9% )、循环系统疾病 (2 5 .91% )、损伤和中毒 (12 .6 3% )、呼吸系统疾病(6 .18% ) ,消化系统疾病 (5 .77% ) ;2 0 0 0~ 2 0 0 3年恶性肿瘤呈显著下降趋势 (B =- 3.88,P <0 .0 5 ) ,循环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 (B =0 .84 ,P >0  相似文献   
994.
益气通腑法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法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益气通腑方治疗47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患者,与40例术后常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3.83%和95.74%,对照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00%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1周后证候积分均有减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51%(4/47),对照组为30.00%(12/40),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通腑法能改善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的症状和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20例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皮瓣转移、腓骨内移、骨折端加压并同期行上干骺端骨延长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皮瓣均成活,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19周,7例因严重骨缺损经骨折端加压并同期行上干骺端骨延长后肢体均恢复正常长度。无1例针眼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临床优良率为90%(18/20)。结论a)半环槽外固定器能克服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的治疗困难,具有立体均衡固定。刚性可调,避免肢体受压。便于再次创面处理以及同期行骨折端加压和肢体延长等优点。b)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结合皮瓣转移、腓骨内移以及骨折端加压并同期行上干骺端骨延长等综合治疗方法是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可选择的较好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分娩时子宫下段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在分娩发动、宫颈成熟和扩张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子宫下段组织中MMP-9和TIMP-1的浓度.有宫缩剖宫产组56例,其中第一产程组44例,第二产程组12例.以无宫缩剖宫产组16例为对照组.结果:有宫缩剖宫产组子宫下段组织中MMP-9和TIMP-1的浓度分别明显高于无宫缩剖宫产组(P<0.05,P<0.05).第一产程组中随宫口开大,MMP-9和TIMP-1的浓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第二产程组MMP-9和TIMP-1的浓度分别明显高于第一产程组(P<0.01,P<0.05).结论:MMPs和TIMPs的动态变化是分娩发动、宫颈成熟和扩张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997.
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可引起切口裂开、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近年来,虽然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抗呕吐药,但PONV发生率依然较高。PONV的治疗可分为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作者对药物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以X线胸片为主要观察指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SARS临床筛选有效的干预方案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加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的北京地区11家医院361例确诊SARS患者的1561张X线胸片的研究,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ARS肺部炎症的影响。[结果]从总体疗效来看,X线胸片总积分西医组平均为5.85±6.5。中西医结合组为6.67±7.61;普通型西医组为4.79±5.6。中西医结合组为5.40±6.86;重型西医组为7.67±6.34,中西医结合组为8.16±7.60,以上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但发病7d内开始干预的胸片总积分西医组平均为6.39±6.48、中西医结合组为4.40±4.97,中西医结合组X线胸片总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 (P=0.0004);普通型西医组为4.59±5.22、中西医结合组为3.99±4.67,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P=0.12);重型西医组为9.14±7.24、中西医结合组为5.30±5.48,组胸片总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34);说 明发病7 d内对SAR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炎症的吸收明显优于西医组,总体疗效与重型患者的疗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对SARS肺部炎症吸收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6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大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SA)对颈外动脉分支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6例病例在DSA下均显示出血血管 ,栓塞后出血停止 ,临床效果满意。 结论:DSA下介入栓塞止血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大出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对糖尿病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电针6周后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的变化,并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的体重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电针组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电针组治疗前后血糖差异非常显(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组(P<0.01);(3)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电针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逃避潜伏期仍较长,但两之间差异无显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每天的逃避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显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第1、2、4、5天的每天逃避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电针组第3天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有所缩短,但差异无显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每天逃避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但差异无显意义,P>0.05。结论:(1)电针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并增加其体重。(2)电针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