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0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22篇
内科学   325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145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科学   1928篇
综合类   520篇
预防医学   77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75篇
  3篇
中国医学   24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4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We describe two cases of bizarre parosteal oste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 (BPOP), commonly known as Nora’s lesion from the author who first described it, arising from the hands of two middle-aged patients. We emphasize the rarity of this lesion and the difficulty in diagnosis, since the histological pattern may mimic that of a malignant sarcoma.  相似文献   
22.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手部软组织缺损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应用六种不同的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7块皮瓣中,除4块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弹性、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6~12mm。结论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创伤小。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3.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24.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 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1)白桦脂酸,(2)二十六碳酸,(3)蔗糖。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5.
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4月-2004年11月,治疗22例手部皮肤套脱伤患者,其中19例分别通过吻合血管、套脱皮肤修薄回植及多切口引流等方法进行修复。另有3例,因无法行套脱皮肤回植而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19例套脱皮肤原位回植患者中,13例皮肤完全成活,4例有部分皮缘坏死,经中药换药后愈合,2例行切痂植皮术后治愈。手功能按ATN功能评分评定:优9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外形及功能满意。3例腹部皮瓣修复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1年,手外形及功能明显差于皮肤原位回植者。结论尽可能地回植手部套脱皮肤,对手功能及外形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The use of the radial artery as an alternative vascular conduit for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The plastic surgery experience with radial forearm flaps has shown that sacrifice of the radial artery is not always a benign maneuver. The potential morbidity after using this conduit donor site in terms of hand dysfunction or wound healing problems can be significant, and frequently must ultimately be addressed as part of the role of the reconstructive surgeon. Case examples of skin necrosis, subsequent forearm wound infection and hypertrophic scarring after radial artery harvest are presented to introduce this as a real concern and to allow a review of the entire spectrum of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Any selection process where the radial artery may be chosen as th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conduit must anticipate these known donor sit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总结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技术。方法 :用手助技术完成腹腔镜巨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治疗 1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伴胆囊结石患者。结果 :4 5h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操作安全 ,手术时间短 ,技术上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8.
手部创伤性骨关节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疗手部骨关节缺损常采用植骨内固定、关节融合、关节成形及关节置换等方法.为总结经验,对1989年以来101例手部创伤性骨与关节缺损进行分析。单纯掌、指骨缺损39例,行直接短缩对位,克氏针内固定6例,1例发主骨不连;对33例缺损较大者用自体骨块植入克氏针交叉内固定,部分病例同时植人RBX或异体骨粒,10例发生延迟愈合,余全部正常愈合。骨与关节部分或完全缺损62例,采用关节成形术46例,其中以肋软骨移植效果最好,骨膜移植次之,筋膜衬垫或硅胶膜植入法较差;行关节融合术11例.均达顺利融合;采用自体关节置换5例,均成活,术后关节活动度均>70°。我们认为:自体骨块植入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必要时植入RBX骨粒.是治疗手部创伤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关节缺损应按关节的重要性,分别采用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或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9.
我们设计主要以第1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双叶皮瓣,同时修复两个部位的手部皮肤缺损和拇指再造,共10例均获成功。皮瓣面积最小10cm×3cm,最大13cm×5cm,蒂宽1.5cm×2.5cm。皮瓣每叶面积最小为3.5cm×2cm,最大6cm×3cm。文中介绍了本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并对其手术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三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I期修复复杂手外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复杂性手外伤的修复方式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的方式。方法:对36例严重手外伤采用在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共有4种组合类型。结果:36例108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全部成活,所覆盖的创面全部愈合,经过1年以上随访,移植足趾和Mu甲瓣恢复触痛、温度觉,两点瓣别觉在6-12mm,所有病例恢复了对掌、对指功能,能完成日常生活功能。结论:用三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复杂手外伤,虽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但可减少手术次数和减轻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缩短疗程,并能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最大程度恢复手指的功能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