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5篇
  免费   1959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耳鼻咽喉   302篇
儿科学   187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2793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6530篇
内科学   1403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1191篇
特种医学   6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273篇
综合类   6914篇
预防医学   4343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2627篇
  46篇
中国医学   4008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375篇
  2023年   1208篇
  2022年   1032篇
  2021年   1352篇
  2020年   1314篇
  2019年   1119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1102篇
  2015年   1151篇
  2014年   1776篇
  2013年   1706篇
  2012年   2196篇
  2011年   2066篇
  2010年   1827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081篇
  2007年   1746篇
  2006年   1317篇
  2005年   1511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908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析原发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2例KOA患者(KOA组)和16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CYTL-1水平以及KOA患者滑液CYTL-1水平。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价量表(VAS)评分及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KOA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身体残疾程度。比较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OA组血清CYTL-1水平(169.10 ng·mL-1)低于对照组(316.11 ng·mL-1)(P<0.001)。血清CYTL-1水平降低是KO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13,P<0.001)。血清CYTL-1水平与滑液CYTL-1水平呈正相关(rS=0.521、β=0.2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CYTL-1用于KO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0.787~0.88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与WOMAC总评分、VAS评分呈负相关(rS=-0.455、β=-0.373,rS=-0.421、β=-0.218;P<0.05)。血清CYTL-1水平诊断KOA患者重度疼痛或中重度残疾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74(95%CI:0.685~0.863)、0.704(95%CI:0.602~0.791)。较血清CYTL-1水平≥169.10 ng·mL-1患者,<169.10 ng·mL-1患者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4级(78.79%比21.21%)、软骨缺损评分≥22.67分(70.18%比29.82%)以及站起-走计时测试秒数≥5.95 s(60.66%比39.34%)的占比均更高(P<0.05)。结论 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降低与疾病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KOA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部位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水平和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正位、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Ⅰ型前骨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可有效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水平,增加骨密度,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骨化三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1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时间为6个月,于基线及护理4、8、12、16、20、24周末及第180日,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作为评定工具,最终纳入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干预组自第4周末、对照组自第8周末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均显著下降,与基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第4周末开始干预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第8周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起效迅速,突出体现在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ServQual量表研究并评价高校某附属医院中德人才交流项目感知服务质量。方法基于ServQual量表对高校某附属医院交流人员、项目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结果项目具创新性,符合医院国际化发展方向。在项目执行流程、宏观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优势,但在经费支持、个性化定制课程与服务方面则存在提高空间。结论感知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交流项目的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tention-typeheadache,CTT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依据是否倒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PSQI)评估治疗6周后两组的头痛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倒班人员的入组前PSQI的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及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倒班人员;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倒班患者疗效优于非倒班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平衡情况。方法采用两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考虑年龄因素和体型因素对身体姿势控制和感官相互作用试验的影响,感官相互作用试验包括本体感觉为主试验、视觉为主试验和前庭感觉为主的平衡测试。结果姿势稳定度测试,前后控制(A/PM/L)与左右控制(A/PM/L)的比例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χ~2=8.14,P0.01),不同年龄组的平均稳定系数(SI)无显著性差异(F=1.65,P0.05,η2=0.05),不同身体形态组的平均SI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0.30,P0.05,η2=0.01);以本体感觉为主的平衡测试,不同的年龄组平均摇晃指数(SwI)无显著性差异(F=0.08,P0.05,η2=0.00),不同体型组的平均SwI无显著性差异(F=0.08,P0.05,η2=0.08);以视觉为主的平衡测试,不同年龄组的平均SwI有极显著性差异(F=13.11,P0.01,η2=0.30),不同体型组的平均SwI存在显著性差异(F=3.36,P0.05,η2=0.08);以前庭功能为主的平衡测试,不同年龄的平均SwI无显著性差异(F=3.91,P0.05,η2=0.11),不同体型组的平均SwI无显著性差异(F=0.21,P0.05,η2=0.01)。结论在感觉系统的综合作用中,无论是年龄因素还是体型因素影响下,视觉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前庭感觉,前庭感觉对平衡的影响主要是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而本体感觉对受试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由于视觉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视觉的可训练因素也较低,因此在针对性的研制老年人的各种平衡训练中,应加强老年人前庭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2组脑瘫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神经发育促进技术、肌肉牵张、作业治疗及家庭康复训练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给予VR技术及常规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对2组患儿进行平衡功能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左右偏移、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轨迹长[(49.00±12.17)mm]、单位面积轨迹长[(35.40±22.13)mm]、矩形面积[(2.52±0.91)mm2]、外周面积[(1.62±0.63)mm2]、Berg平衡量表评分[(30.07±1.04)分]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R技术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扭伤是人体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很多患者扭伤后会出现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踝关节支具是目前临床常用的FAI干预措施之一,但其疗效尚存争议。该文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CCTR)3个数据库中与踝关节支具治疗FAI相关的文献,对踝关节支具在改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功能、运动学指标和平衡能力及降低再扭伤发生率等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