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218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16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327篇
预防医学   197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embryonic and fetal uptake of Na2 51Cr2O7(Cr VI) was about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51CrCl3(Cr III) when these two were given in the same doses i. v. to pregnant C57BL mice. On day 13 of gestation, embryonic concentrations were 12% (Cr VI) and 0.4% (Cr III) of the maternal serum concentration 1 h after injection to the mother. After injection of Cr(III) radioactivity was not detectable in embryonic structures in early gestation, when autoradiographic techniques were used. In late gestation, administration of both forms of Cr resulted in an accumulation in the calcified areas of the fetal skeleton. The radioactivit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r(VI) may represent Cr(III) after reduction in the tissues. When added to chick limb bud mesenchymal cells in vitro, Cr(VI) inhibited chondrogenesis at a concentration of about 0.1 g/ml medium, which is around 1/10 of the embryonic concentration achieved after giving teratogenic doses to pregnant mice. Cr(III) on the other hand did not show any overt cytotoxicity even at 15 g/ml ( 500 times higher than the in vivo embryonic concentrations after teratogenic doses). Especially Cr(III) accumulated strongly in the visceral yolk sac, probably after binding to and transport by maternal serum proteins. The possibilities that Cr(III) excerts its teratogenic action by inhibiting embryotrophic nutri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因胎头高浮所发生胎头娩出困难的娩胎方式。方法对68例胎头高浮产妇行剖宫术,预测有胎头娩出困难者采用内倒转术取足牵引娩出胎儿。并与其他方法娩出胎儿的45例作对照。结果采用内倒转术娩出胎儿者可缩短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减少。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剖宫产术遇到胎头高浮致胎儿娩出困难时,采用内倒转取足牵引娩出胎儿有省时、简单、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3.
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胎儿心律失常原因,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6例胎儿心律失常孕妇的情况、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长期随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0.2%。2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3例为胎儿心动过速(11.5%),4例为胎儿心动过缓(15.4%),19例为不规则胎儿心律(73.1%);胎儿心律失常平均诊断孕周为35托周(15~41^ 1周)。26例中22例为产前胎心听诊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1例为妊娠15周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3例胎心监测发现胎儿心律失常。17例产前进行了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心脏结构未见异常,其中6例胎儿超声心动检查提示胎儿房性早搏,占35.3%,余未见异常。产后新生儿均存活,随诊24例(92.3%),16例新生儿进行了超声心动检查,其中2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均为房间膈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在心律失常胎儿中发生率为7.7%。结论 大多数心律失常的胎儿预后是好的,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很低。对于持续性心率慢的胎儿,需注意心脏结构异常的存在;对于心律失常胎儿的处理采用期待疗法,根据产科指征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主、肺动脉的超声观测作为产前筛选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主要线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20~40周正常孕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主、肺动脉内径,并计算肺动脉内径和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按照PA/AO的正常比值对2683例20周以上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选。结果 (1)不同孕龄的胎儿其PA、AO内径随孕龄增加而增大,但是其PA/AO比值相对较为恒定,约为1.0~1.2。(2)多种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弓发育不良、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法乐氏四联征、主动脉缩窄等,其PA/AO比值明显异常。结论 胎儿PA/AO作为产前筛选胎儿CHD指标,尤其是胎儿大血管畸形,是一项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合法引产9~32周胎龄的人内耳中角蛋白、波形蛋白、神经细丝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发现增殖期的前庭器和Corti器始基细胞均有这三种中间纤维的表达。随着内耳分化的进行,用蛋白表达部位限于表皮板、网板、支持细胞、血管纹和前庭壁细胞。波形蛋白的表达部位分布在Corti器始基细胞、一些支持细胞、环绕的结缔组织、软骨细胞、骨组织、血管纹缘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前庭感觉上度表达反应弱。神经细丝蛋白除了在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表达阳性外,在Corti器站基细胞上部、血管纹原始细胞表达明显,软骨细胞和骨组织表达弱。内耳发育成熟期,这三种中间纤维蛋白在感觉毛细胞和听毛细胞的内部都无阳性表达。研究结果提示:这三种中间纤维参与人内耳的发育,可能与人内耳功能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6.
孕妇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16例妊娠12-37周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和其中109例有孕妇分娩时的羊水进行解脲脲原体DNA检测,同时临床观察216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UU DNA阳性率为43.06%,宫颈阴道UU DNA阳性组对应的羊水UU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平均Apgar评分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低Apgar评分和瘭生儿畸形的发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儿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64例正常妊娠胎儿及33例IUGR胎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二、三尖瓣血流的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晚期流速峰值(A)、平均速度(V)、速度积分(TI)、计算每搏输出量(SV)、E/A。结果:在正常胎儿中,随胎龄的增长,二、三尖瓣的E峰、E/A、TI、SV都增加,A峰无显著变化,E<A。三尖瓣的E、A、V、TI、SV均大于二尖瓣。在IUGR组,随胎龄的增长,二、三尖瓣E、A、V、TI、SV均增加,E/A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二尖瓣的A峰明显增高,E/A下降,三尖瓣的E、A、V、TI、SV、E/A均下降。二尖瓣的E、A、V、TI、SV均大于三尖瓣。结论:以上变化可能是在IUGR胎儿中,发生“脑微效应”,使胎心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胎儿卵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及羊膜细胞培养液条件培养液对分泌雌二醇(E2)的影响,旨在为卵巢移植提供较好的供体培养方法。方法取20~28周妊娠水囊引产的胎儿卵巢,将其切成碎块进行一般培养液直接培养(A组)及加羊膜细胞培养液培养(B组)。培养后测定两种不同培养液中E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胎儿卵巢在一般培养液和加羊膜细胞培养液培养条件下能产生E2,随培养时间延长,E2分泌量增加。而加羊膜细胞培养液组E2分泌量高于一般培养液直接培养(P<0.05)。结论胎儿卵巢在一般培养液培养条件下能分泌E2,而加羊膜细胞培养液能促进培养的卵巢组织的E2分泌,可作为卵巢移植的供体培养的较好培养液。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胎儿肠管扩张的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107例产前超声发现胎儿肠管扩张孕妇进行临床管理和结果追踪,如产前出现明显胎儿肠管扩张(扩张的肠襻直径〉30mm)或明确诊断为消化系统畸形者,可选择引产放弃胎儿,并对患儿尸体进行解剖验证;如选择继续妊娠,则严密监测,分娩后行新生儿腹部X线平片拍摄和钡灌肠造影检查是否存在梗阻,并判断梗阻类型。分娩时取脐带血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产前超声表现为肠管扩张的107例孕妇中,78例(72.9%)合并消化系统畸形,其中,54例(69.2%)同时伴羊水增多,5例为染色体异常(7.8%),7例并多发畸形(9.0%)。(2)当胎儿腹部超声影像表现为典型的双泡征时,提示胎儿十二指肠梗阻,临床诊断正确率为100%,绝大部分由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引起。(3)引起胎儿期肠管扩张的消化系统畸形中,以小肠畸形最为常见,结肠和肛门直肠病变少见。(4)29例胎儿产前超声表现为肠管扩张,分娩后1个月内新生儿未发现异常表现。结论产前诊断胎儿肠管扩张与消化系统畸形密切相关,需给予正确的临床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孕中晚期胎儿异常或畸形,降低围产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1980例孕中晚期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胎儿畸形45例,死胎12例,低置胎盘24例,38周~42周胎位不正51例、脐绕颈316例。其中绝大多数在本院或外院引产证实,少数经过尸解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形态结构异常,使一些致死性的畸形及早终止妊娠,非致死性的异常或畸形有了选择的空间;在提高人的出生质量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