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9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1334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14篇
内科学   83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408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358篇
综合类   1147篇
预防医学   71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12篇
  9篇
中国医学   205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91.
早期Alzheimer病的扩瞳反应及其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扩瞳反应对Alzheimer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对20例早期Alzheimer病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视察,作了扩瞳试验及认知功能评估,并与20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及2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Alzheimer病患者在滴注扩瞳药液后15-25分钟时间内的瞳孔扩大倍数显著高于血管性痴呆和正常对照组,但这种瞳孔对扩瞳液的敏感性改变与认知功能缺损之间尚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扩瞳反应可以作为Alzheimer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2.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后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机制源于血管系统损害引起低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等一系列病理过程。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在脑血管病及相关疾病中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都显示了针灸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神经递质通路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因此,现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角度探讨针刺的治疗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揭示针灸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148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病情严重程度、胆碱能神经递质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ACh)、胆碱酯酶(AChE)水平、MMSE及画钟试验评分、即刻记忆、回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地点定向力、时间定向力、语言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水平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拉西坦可有效减轻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病情进展,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改善其认知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患者阿尔兹海默病(AD)海马、内嗅皮层体积的变化,及其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9月—2021年9月联保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淄博院区86例AD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55~87(73.9±8.1)岁。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将86例患者分为3组,其中36例CDR评分0.5分患者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21例1分患者为轻度AD组,29例2~3分患者为中重度AD组。患者均应用MRI测量双侧海马体积、内嗅皮层体积,采用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观察指标:(1)比较3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临床基线资料,以及MMSE评分;(2)比较3组患者海马体积和内嗅皮层体积;(3)分析AD患者MMSE评分与海马、内嗅皮层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1)3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CI组、轻度AD组、中重度AD组患者MMSE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29,P<0.001)。(2)MCI组、轻度AD组、中重度AD组左右侧海马体积MRI测量值分别为(3.24±0.32)cm3和(3.22±0.31)cm3、(2.72±0.53)cm3和(2.84±0.56)cm3、(2.31±0.55)cm3和(2.46±0.54)cm3,左右侧内嗅皮层体积分别为(1.42±0.26)cm3和(1.39±0.27)cm3、(1.28±0.24)cm3和(1.24±0.25)cm3、(1.04±0.31)cm3和(1.06±0.34)cm3。3组患者左右侧海马体积、内嗅皮层体积MRI测量值比较,均为MCI组>轻度AD组>中重度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86例AD患者MMSE评分10~27(20.9±5.2)分,与左右两侧海马体积、内嗅皮层体积MRI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0.82、0.81、0.73、0.72,P值均<0.001)。结论 随着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AD患者海马、内嗅皮层体积MRI测量值逐渐减小,且MMSE评分与海马、内嗅皮层体积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探索我国农村老年人抑郁倾向与认知功能变化轨迹的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中2011-2018年农村≥65岁老年人的数据,分别构建无条件和条件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得分变化轨迹及与抑郁倾向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了1 788名2011/2012年开始调查的农村老年人,其中有抑郁倾向者占19.1%;有、无抑郁倾向者基线MMSE得分别为26.62±3.54和27.59±3.17。无条件和条件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结果显示:MMSE得分下降率为0.52分(P<0.05);纳入协变量前后,有抑郁倾向者MMSE初始得分比无抑郁倾向者分别低0.84分(P<0.05)和0.81分(P<0.05),有抑郁倾向者MMSE得分下降速度比无抑郁倾向者分别慢0.33分(P<0.05)和0.40分(P<0.05)。结论 我国农村老年人抑郁倾向与认知功能变化轨迹有关,有抑郁倾向者处于更低水平轨迹,提示应积极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并及时干预,以延缓或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人群血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在我国9个长寿地区开展的“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1684名血铅和认知功能数据完整的65岁及以上人群纳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认知功能评分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以检测血铅水平。根据血铅水平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Q1-Q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铅浓度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检验血铅浓度与认知受损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联。结果168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3.1±11.1)岁,其中女性843名(50.1%);认知功能受损者191名(11.3%)。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老年人血铅浓度每升高10μg/L,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OR(95%CI)值为1.05(1.01~1.10);与血铅浓度Q1组老年人相比,血铅浓度较高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患病风险较高,Q2,Q3,Q4组的OR(95%CI)值分别为1.19(0.69~2.05)、1.45(0.84~2.51)和1.92(1.13~3.27)。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8.
蔡燕  杨洋 《现代预防医学》2021,(7):1268-1271
目的 探究中国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未来跌倒事件的关系。 方法 根据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分析社区中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采用多阶段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认知功能与跌倒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中老年人4095例,年龄均≥45岁,认知功能得分(11.27±3.85)分。我国社区中老年人两年内跌倒发生率为19.41%。多阶段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在认知功能的四个维度中,记忆力降低会增加跌倒风险,而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和视觉空间能力对跌倒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社区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早期记忆力损害可作为预测中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
潘庆  汪苗  王惠雪  朱薇 《现代预防医学》2021,(11):2022-2026
目的 探讨社会活动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15424份数据。通过MMSE-R量表评价老人认知功能。控制居住地、受教育水平、配偶、自评健康状态、慢性病等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活动对不同性别、年龄段老人认知功能的作用。结果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34.88%,串门/与朋友交往、家务、看电视听广播和棋牌是所有性别和年龄段的老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阅读书报是>85岁组男性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健身运动、旅游是60~85岁组男性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社会组织活动是>85岁组女性老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根据老人的状态和需求提供适宜的社会活动方案,重视老年人社会活动的指导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