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8篇
  免费   1286篇
  国内免费   374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1825篇
基础医学   1096篇
口腔科学   185篇
临床医学   1621篇
内科学   258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624篇
特种医学   934篇
外科学   3486篇
综合类   3280篇
预防医学   177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24篇
  6篇
中国医学   1154篇
肿瘤学   212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710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551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418篇
  2011年   1564篇
  2010年   1352篇
  2009年   1154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794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不同期别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期别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Ⅰb2-Ⅲ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化疗药物采用博莱霉素、顺铂及异环磷酰胺三药联合。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3周后进行妇科检查,判断动脉化疗及栓塞的治疗效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手术治疗者再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进一步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介入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临床完全缓解率13.3%(4/30)。其中,Ⅰb2-Ⅱb期有效率为100%(27/27),Ⅲb期有效率为33.3%(1/3)。有效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宫颈局部病灶缩小明显。介入治疗后手术率为86.7%(26/30),病理完全缓解率6.7%(2/30)。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地缩小肿瘤体积,有利于手术进行,故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992.
鼻咽癌并颈部肿块2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最青  彭波 《河北医学》2007,13(3):324-326
目的:分析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鼻咽癌与颈部肿块的关系.方法:对354 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4 例鼻咽癌患者中有273例出现颈部肿块,其中152 例为首发症状.颈部肿块位于病变同侧198 例、对侧7例、双侧68 例;累及颈深上淋巴结者256 例.N0、N1、N2之间的EB 病毒VCA-IgA 滴度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巨大颈部肿块与远处转移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多位于病变同侧的颈深上淋巴结;EB 病毒抗体滴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巨大颈部肿块者发生远处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93.
韦冰 《河北医学》2007,13(7):778-781
目的:评价单独和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1152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 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2%、73.96%、5.16%、99.91%。宫颈细胞学筛查CINⅡ、Ⅲ,以ASCUS为分界点的上述四值分别是90.50%、79.87%、12.15%、99.57%;以LSIL为分界点的上述四值分别是71.52%、89.76%、11.04%、99.45%;以HSIL为分界点的上述四值分别是47.25%、98.32%、32.24%、99.18%。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的上述四值分别是98.84%、73.35%、5.23%、100.00%。结论:单独应用上述两种筛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联合应用后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进一步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相似文献   
994.
童怡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36-537
目的:观察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爱宝疗浓缩液和栓剂治疗宫颈糜烂69例,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用药1个疗程有效率为68.12%,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30%,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及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均达88%以上。结论: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5.
兔枕后软组织急性炎症对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兔枕后软组织急性化学性炎症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兔30只,随机分为炎症组10只,消炎痛组10只,对照组10只。炎症组采用兔左枕后注射福尔马林溶液;消炎痛组采用兔左枕后注射福尔马林溶液后,予喂服消炎痛片剂;对照组采用兔左枕后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2h、24h、48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注射48h后动物处死,切取双侧枕后软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注射后炎症组ET水平明显高于消炎痛组和对照组,并注射后炎症组血浆ET水平逐渐增高(P<0.05)。②病理学检查(光镜观察):炎症组标本可见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枕后软组织急性化学性炎症与血浆内皮素改变有相关性。推测血浆内皮素可能参与了椎动脉血流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6.
在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基础上,从生物力学角度阐释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即脊柱微调手法是通过恢复和改善颈椎动静力平衡来达到其较好的临床疗效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X线颈椎片对中青年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诊治的45岁以下颈椎病患者50例的X线颈椎片表现。结果 50例患者中,生理曲度有不同程度改变36例;颈椎有不同程度增生16例;韧带钙化12例;椎间隙变窄2例;颈椎融合变异1例;临床有症状而X线颈椎片未见改变5例。结论 X线颈椎片是中青年颈椎病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8.
宫颈癌194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与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宫颈癌患者194例,分为年轻组(≤35岁)和中老年组(〉35岁)组,进行临床特点分期,病理类型及细胞分化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阴道流血为主;≤Ⅱa期占94.7%,≥Ⅱb期占5.3%;鳞癌占89.5%,腺癌占10.59%,其他类型占0。〉35岁组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和绝经后出血为主;≤Ⅱa期占87.7%,≥Ⅱb期占12.3%;鳞癌占90.4%,腺癌占7.5%,其他类型占2.1%。结论〉35岁组临床期别较高,预后不良。≤35岁组临床期别较低,但腺癌较多。  相似文献   
999.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的临床疗效,将7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仰卧整复手法和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隔天1次,共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4周的头痛数字评分(NRS)、每周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颈椎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发现,治疗后手法组的MRS、每周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NRS下降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颈椎ROM均无明显变化;手法组治疗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提示仰卧整复手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手法,其疗效与手法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章明  祁兆建  王维佳 《中医正骨》2007,19(9):12-12,14
为观察全自动颈椎牵引器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该牵引器和普通四头带坐位牵引,牵引重量为5kg,牵引角度为前屈100,牵引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牵引2周。牵引前和牵引2周摄颈椎侧住片,量出C2—C7各椎间隙之间最大距离。两组比较,并对每组病人牵引前后进行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各椎间隙牵引前后的变化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症状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全自动颈椎牵引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效果,疗效优于普通四头带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