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1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440篇
耳鼻咽喉   486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073篇
口腔科学   489篇
临床医学   3252篇
内科学   300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9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9971篇
综合类   7307篇
预防医学   841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2373篇
  23篇
中国医学   711篇
肿瘤学   35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1037篇
  2013年   1239篇
  2012年   1613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753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744篇
  2007年   1752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506篇
  2004年   1332篇
  2003年   1280篇
  2002年   1180篇
  2001年   991篇
  2000年   807篇
  1999年   676篇
  1998年   595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461篇
  1995年   449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在手部损伤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手部损伤修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带蒂皮瓣方法修复,实验组采用腹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12例感觉功能恢复评分为5分,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良好,6例患者评分为4分,修复总有效率为90%(27/30)高于对照组(83.3%);实验组修复时间为(71.9±12.6)min多于对照组(41.3±10.3)min;实验组修复过程中的出血量为(20.6±5.2)mL、患者修复后住院时间为(2.6±0.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5±4)周,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在手部损伤修复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我国股骨骨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截肢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术后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是截肢后的辅助治疗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科认为,由于放疗本身所具有的副作用或应用不当,临床上常出现放射性溃疡、放射性骨炎等并发症。2007年以来,我科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治疗放射性溃疡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例,均为男性,年龄38~60岁,均因股骨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9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质地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4.
赵秀荣 《吉林医学》2015,(3):439-44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手术诊治的口腔缺损患者45例,都采用股前外侧自体皮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进行观察,总有效率为97.8%,并发症发生率为13.3%,经过对症处理后都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患者口腔修复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能取得很好的预后效果,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及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皮肤缺损16例。术前常规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中彻底清创,再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皮瓣面积4 cm×6 cm~12 cm×9 cm),最后根据合并伤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耐磨,无明显挛缩,负重功能区未发生破溃及感染坏死。踝关节背伸0°~20°,跖屈30°~40°。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有利于皮瓣的成活和肢体功能的改善,能同时治疗足部骨折和矫正马蹄足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利用前臂皮瓣行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血管危象、血管危象类型、糖尿病史、入院血糖值、高血压病史、入院平均血压值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26例病人中发生血管危象51例(22.6%),其中静脉危象41例,动脉危象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与血糖值偏高均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P < 0.01和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OR=4.646,P < 0.01)。结论糖尿病病人出现游离皮瓣移植血管危象的风险较大,对于此类病人应该更加慎重应用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当必须使用时,需术后时刻注意血管危象的发生,以保证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重建舌癌术后缺损对于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0-01该院收治的舌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解剖修复组和非解剖修复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与非解剖修复法对两组舌癌术后缺损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舌肌运动评分,以及舌尖音、舌根音和边音的语音清晰度(PI)。结果术后两组舌肌运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在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解剖修复组的舌肌运动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舌尖音、边音及舌根音PI值均呈下降趋势。解剖修复组舌尖音、舌根音PI值在术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P 0. 05);但对于边音,解剖修复组PI值仅在术后第1个月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P 0. 05)。结论与非解剖修复法比较,应用解剖修复法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有助于重建舌体外形,恢复舌的运动,改善舌癌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王志龙  季远  吕岩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9):1204-1206, 1210
目的研究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88例手背软组织缺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手功能评定量表,并分析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皮瓣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8例病人治疗后6个月的对指、对掌、手指内收及外展等评分及手功能评定总分高于治疗前(P < 0.05~P < 0.01)。88例病人的手术时间(95.32±10.59)min,术中出血量(305.21±26.87)mL,住院时间(10.53±1.65)d,供区创面愈合时间(7.26±0.95)d,受区创面愈合时间(8.47±1.16)d。88例病人中85例皮瓣存活,存活率96.59%;其余3例中,2例皮瓣发紫,经积血引流、血管扩张药治疗后改善,1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次清创及再次移植皮瓣后存活。术后发生3例血运障碍,1例血肿,1例感染,2例瘢痕增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7.95%。结论手背软组织缺损采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手功能,且皮瓣存活率高,适合在临床中深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大鼠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为该皮瓣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7只,7只行大体解剖,描述该皮瓣的解剖学特点;20只经颈总动脉行明胶-氧化铅灌注,并通过图片处理技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腹壁浅动脉由股动脉发出后在穿浅筋膜处发出第1个分支,随即分为内外侧支,分别与胸外侧动脉和胸背动脉吻合。其外径在股动脉发出处为(0.46±0.02)mm,在穿经浅筋膜处为(0.46±0.02)mm,其营养面积为(18.37±3.67)cm2,其与胸背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5.34±0.86)cm和(4.38±0.38)cm;与胸外侧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6.28±0.69)cm和(2.04±0.33)cm。结论大鼠腹壁浅动脉解剖位置和外径恒定,是游离皮瓣移植、皮瓣动脉增压、血流动力学研究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改良Glenn-anderson术式在完全型阴囊转位患儿中的效果。方法对38例完全型阴囊转位患儿行Glenn-anderson术式过程中进行睾丸及鞘膜周围组织粘连松解。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外观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Glenn-anderson术式治疗完全型阴囊转位,可使阴囊外观更加接近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